栖檐故事簿·灯下无影(节选)

近来也没有什么离奇古怪的故事,在整理资料的时候看见一篇有意思的故事,分享给大家:


一、开端:消失的少年

路灯下的少年消失了。


不是被人掳走的那种消失,而是像一滴墨落入水中,悄无声息地扩散、淡去,最终与夜色融为一体。监控里,他最后一次出现是在老城区的槐安路口,低着头,戴着一顶灰色的棒球帽,帽檐压得很低。他站在昏黄的路灯下,像一个耐心等待的影子。然后,画面一闪,下一秒,他就不在了。


报案的是他的邻居,一个退休的中学教师。她说这孩子叫林舟,住在她家隔壁,是个“不太爱说话的乖孩子”。父母离异后跟着父亲,父亲在他成年后没多久就去世了。此后,林舟便一个人生活,靠在网上接一些“奇怪的活”维持生计。


“他有什么朋友吗?”我问。


“没有。”老教师很笃定,“他很孤僻,几乎不与人来往。哦,对了,他喜欢看星星,晚上常常一个人坐在天台。”


我叫沈砚,市局刑侦支队的一名普通刑警。这个案子最初被定性为失踪人口,派给了我。从警十年,我习惯了面对各种人性的阴暗,但这个案子,从一开始就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诡异。


二、调查:蛛丝马迹

我调取了林舟的所有资料。


他的档案干净得像一张白纸。没有前科,没有社交账号,没有通话记录,银行账户里只有不到两千块钱。他的手机在他消失的前一天,被人在一个废旧回收站找到了,主板已经被烧毁。


“一个活在现代社会的年轻人,怎么可能没有任何数字痕迹?”我的搭档小赵觉得不可思议。


“要么,他是个隐士。”我看着林舟身份证上的照片,那是一张极其普通的脸,眉眼平和,没有任何情绪,“要么,他在刻意抹掉自己的存在。”


我们去了他家。那是一间位于六楼顶层的小单间,窗外就是那盏消失了他的路灯。房间里很整洁,书桌上摆着几本高等数学和物理学的书籍,旁边是一台老旧的笔记本电脑,屏幕已经坏了。


“你看这个。”小赵从书桌抽屉里翻出一个精致的木盒,里面是一枚银色的怀表,背面刻着一行字:“活在你想要的状态之中。”


我皱了皱眉,这句话像是某种宣言。


我们在房间里没有找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除了一张夹在书页里的旧照片。照片上是一个年轻的女人,抱着一个婴儿,笑得很温柔。背面写着三个字:“给阿舟。”


“这可能是他母亲。”小赵说。


“他父母离异后,他母亲就出国了,再没回来过。”我想起了档案里的记录,“娘家亲友关系背离……看来,他和母亲那边也断了联系。”


三、深入:灯下的真相

调查陷入了僵局。林舟就像一个幽灵,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


我决定换个角度。既然他的现实生活无迹可寻,那他的“牛马过往”——那些为了生计而做的琐碎工作——会不会留下痕迹?


我去了他常去的一家打印店。老板娘对他有点印象:“哦,那个戴帽子的小伙子啊,经常来打印一些看不懂的图纸,给钱很爽快。”


“什么样的图纸?”


“像是……机械零件的设计图。”老板娘努力回忆着,“上面全是密密麻麻的线条和符号。”


这与他桌上的高等数学书籍似乎能联系起来。一个智力超群的年轻人,靠设计图纸为生?这很合理。


我又去了他消失的槐安路口。那盏路灯还在,只是灯罩上有一道细微的裂痕。我站在路灯下,模拟着监控里林舟的姿势,低头,等待。


几分钟后,一个骑着电动车的快递小哥停在了我旁边,他看了我一眼,好奇地问:“警察同志,你也在找那个‘灯下的影子’吗?”


“你知道什么?”我警觉起来。


“我前几天晚上送快递路过这里,看到他站在这儿。”快递小哥说,“我当时还觉得奇怪,这人一动不动站了快半小时。然后,我看到有一辆黑色的轿车停在路边,下来一个男人,跟他说了几句话,他就上车了。”


“你看清那辆车的牌照了吗?”


“好像是……京A开头的,具体记不清了。”


这是一个重要的线索。我们立刻调取了周边所有路口的监控,终于在一个模糊的画面里,捕捉到了那辆黑色轿车的身影。车牌是:京A·73L29。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