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这本书读来相见恨晚,处处都是真知灼见:
我们在花费力气让宠物高兴的时候,都不得不顾及宠物的本性和意识所限定的范围。
人又何尝能够例外呢?一个人所能拥有的幸福,是原本就被自己的个性决定了的。人的心性更是如此,它决定了我们能否对更高一级的幸福具有感受能力。如果一个人的心性不高,自身又不努力,那么任何外在的环境都无法使他感受到超出普通范畴的快乐。心性不高的人只追求感官上的幸福,也就只能过上一种安逸、舒适的家庭生活,与素质同样不高的人一起进行低俗的消遣。就算是教育也无法提升这类俗人的精神境界。虽然我们在年少无知的时候不了解这些,但是不可否认,一个人最高级、最长久和最精彩的快乐实际上就是心灵上的满足。
心灵能否满足主要取决于心灵拥有的能力。明摆着的是,一个人是不是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和个性如何,而一般意义上的命运是指我们所拥有的是什么,或者我们的名声如何。就这一点来说,我们当然可以改写命运,但是如果我们内在的精神世界很富足,就不会过分追求更多的东西。
在所有的幸福中,健康所带来的幸福要胜过其他任何幸福,我们甚至可以说,一个身体健康的乞丐所拥有的幸福要比一位疾病缠身的国王多得多。一副健康的体魄造就的性情平静安宁、自身感受愉悦、头脑清醒、思想活跃、洞明世事、心性纯良,都是出身和财富无法弥补和代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