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老师好”引发的思考
原创 2017-12-16 陈伟 点画人生
某日,迎面走过的一位学生向我问声“老师好”,本来很感动,但遗憾的是,当我要向他回好时,才发现他连看倒不想看我一眼,酷似机器人发出的声音,完全不是发自肺腑的问候!为此,我感慨颇深。这其实并非偶然,也不是个别现象,是现实的学校文化现象,也是地区和社会文化现象。
文化本身不能具体概括,也不是一语能形容的。文化是人的健康“三观”在行动中的表现,健康“三观”是在健康、合理、轻松、营养的环境中浇灌成长的“绿色产品”。她需要呵护与善待,无水则枯萎,无肥则不壮,放任会歪曲、重压能变形。
文化是人的文明“四体”在社会中的反映,文明“四体”是家庭优生优育的“顺产儿”,是社会全日制培养的“优质品”。她需要日积月累的家庭培养,也需要一如既往的学校教育。家教缺失会让四体无礼,学校失职会让四体“无知”。
社会文化是大背景,地区文化是小环境,共同牵制、左右着学校文化,很多现象、状态无法改变或难以扭转,但学校本身的特殊性、本身的教育功能会有建设文化的自身优势,通过合理构建、有效把控,可以极大地完成文化的建设,从而对地区文化、社会文化产生重大影响。
当主客体完美结合,达到文明的程度时,文化建设就意味着竣工。在这一建设的过程中,学校的文化建设担当着建设主体和净化客体的双重重任。
那么,学校文化是什么?怎样建设才算合理?她不是一声面无表情、缺乏真情实意的“老师好”能反映的,也不是朗朗的国学诵读声能见证的。学校文化是上下一心、民主和谐;是孜孜不倦、润物无声;是教学相长、尊师重教;是礼仪文明、平等友好;是大爱无形、微笑相伴。
建设学校文化不需要广告宣传,谢绝参观访问,更不要媒体报道。只要人性化、人情味;有空间、有时间;爱读书、爱思考;有理想、有追求;能行动、能坚持;会学习、会反思;敬文化、敬古人;非官僚、非形式;重传统、重自我;远小人、远轻浮;亲实干、亲贤能。
在这样的学校文化环境中,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是也。教师人性智慧,学生文明开化,正如蔡元培所言“教育者,养成人性之事业也”。
若如此,推而广之,坚持不懈,数年之久,文化之社会成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