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这首精巧七言绝句,据说是苏轼临终的最后一首作品。
苏轼向来被认为是豪放词风的代表,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又是怎样看待自己的一生的呢?庐山烟雨和浙江的雄潮,是自然的鬼斧神工,更是诗人对自己人生理想的形象化表达。人珍爱追逐自己的理想,正如友人趋鹜于山光水色,故而“未至千般恨不消”。恰如王荆公所言,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而人所罕至焉,要得观美景,须得费一番功夫。然而真正得到时,却又常感慨,山就是那山,水还是那水,似乎别无二致。
这个时候,是我们不曾爱过吗?是曾经爱过而现在不爱了吗?似乎都不是。对于苏轼来说,他仕途一生坎坷,曾居庙堂之高,也曾散于江湖之野,作为传统的文人,他始终是忠君报国的。但如果苏轼一生是顺利的,他能成为我们所了解的苏轼吗,他还是那个苏轼吗?不会的,苏轼不会曲阿,更不会奉承,不会轻易向世俗妥协,也绝不隐藏自己对他人的好恶,所以他不能不贬谪,不能不“苏州黄州惠州儋州”。所以他是苏轼。
我一直一来崇拜苏轼,但如今面临人生道路的选择时,才发现常人难以成为苏轼。你所追求的事业,你能把他做到最好吗?你的因常年劳碌而未尽老而有衰态的父母,你能埋头实验而不想到他们的处境吗?面对同学确定的,躬耕三尺讲台的似乎确定而安稳的人生你能不对自己不确定的未来产生动摇之心吗?面对人生路,这样的抉择真的很难做;人们讨厌未来的不确定性,但却难以消除这种不确定性,甚至稍稍减小一些也做不到——你是不能平复那颗躁动的心的!
无论如何,决定已经做出,已经无可更改了,便只能先做好眼前的事,过掉十二月份的关卡。愿与与我境况相似的朋友共勉!
2022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