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是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是符合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这是字典对礼的一方定义,由此可知,“礼”只是对风俗、观念、利益的中和,是圣贤从纷乱的表象中提炼出来的准绳。国法行规,雷池也,触之必死;道德底线,基石也,不用则不昌。
“礼”是保护,是雷池,同时也是束缚。从现实来看,礼有大小,违有轻重;从用礼的角度来看,我们必须找到最适用于自己的最重要规则。90后是打工一代,很多人在混迹职场时间久了就开始在意各种规章制度,生怕被单位扫地,失去饭碗。这种想法已经跑偏了,打工的本质是出卖时间换取收益,并通过自身增值获取更大的收益。有多少自缚手脚的人看不明白,为了打工而打工,为了保住饭碗而畏手畏脚,最终也只会被无情的抛弃,因为这个世界自有其礼,不会因为你的希望,你的委屈而改变。
“礼”是有面具的,这点不做展开。我看过无数个少年指点江山后放下理想,在期许的眼神中去追名逐利。所以人到中年之后会怀念青春,并不是说功成名就不对,只是忘不了当初的那个自己。我想说的是,如果有条件,人最好还是要坚持自己的梦想,人生到底只是一种经历,若父母无忧,妻子乐业,我想活成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大礼不可违,虚礼不可守,明礼之要,破礼之束,才是进步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