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个被刷频的小视频:爸爸抱着不满一岁的女儿,让她签下了名为《答应爸爸以后绝对不远嫁》的协议书。是不是很跨张,孩子那么小父亲就担心她出嫁的事了。
是的,我们身为父母的焦虑是从孩子出生甚至还没有出生就已经开始了的。
最近张同道拍的《零零后》出了电影纪版录片,铁妈跑去翻看了之前播出的电视剧版
2017年播出的第一集《爱的方程式》中讲了小锡坤的故事。锡坤妈妈很爱他,给他提供成长的空间,支持他的兴趣爱好。但是她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非常焦虑。我们可以在片中看到,无论锡坤要做什么,妈妈在旁边都有说不完的话,不断地提醒交待嘱咐。这些都体现出了她内心的极度焦虑。我们看到锡坤妈妈在她担忧的事情上为锡坤做了各种努力:怕他喜欢科学而不会与人交往没有乐趣就给他报语言班,英语夏令营,在家里成立科学工作室邀请其他小朋友来和锡坤一起做科学实验。可是效果却恰恰相反,锡坤并没有喜欢上与人交往,他越来越喜欢自己独处。
01 父母为什么焦虑
社会因素
社会发展的速度太快了,做父母的极度忧虑自己的孩子跟不上社会的脚步,害怕自己的孩子在将来不能过上好的生活。因此就会给孩子特别多期望,会从很小开始就给孩子设定各种目标,以此来填平父母因为不安、担心能及害怕造成的焦虑。
攀比的心理
总是把自己的孩子去和他人对比,而往是拿自己的短处去比人家的长处。然后开始忧心忡忡,开始想办法,开始对孩子采取行动。
今天看到别的孩子会自己坐了,自己的还靠着,好焦急,于是开始把孩子放沙发上训练。
今天看到别的孩子会说话了,自己的孩子还不开口,好焦急,于是把孩子带去医院,问医生:“我的孩子怎么还不说话?”
今天看到别的孩子在学音乐、绘画或语言,自己还没给孩子报班,好焦急,于是到处去看那些培训机构介绍,想给自己的孩子找一兴趣班报名。
……
认知误差
很多父母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延伸,与孩子间没有边界意识。
因为很多父母能为孩子殚精竭力是因为他们都将孩子当成了自己的一部分。父母把孩子所有的事情都视为自己的事情,所以他操心、劳力,自认为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其实只是想让那延伸出来的自己更好。一旦孩子不能按他们设定的轨迹行走,他们就会开始焦急,开始不放心,开始给孩子加推力。
譬如有一些父母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学习,把孩子生活上其他所有事情都包揽了,这就是没有边界,父母剥夺了孩子独立的能力。
教育的压力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们不会满足于孩子在学样随便学点他自己喜欢的知识就好。
而大环境的应试教育使一些非常尊重孩子的父母也不得不逼着孩子去上补习班,去学特长。
单就升学就分了几个不同阶段,以前主要是高考,后来中考,小升初都被家长们重视起来,近年来连幼小衔接也成了大热门。曾经上海“牛蛙战争”就引发过热议,为了让孩子上好的学校,幼升小的竞争简直惨烈!
在这些不同阶段里,父母担心孩子上不了好学校就会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甚至不会问问孩子愿不愿意!
做父母的可以有所焦虑不可以向孩子传递你的焦虑
有句老话说“父母之为子女则为之计深远”,身为父母的人很难不为孩子考虑各种事情。但请不要把它变成“父母之为子女则为之计深渊”,如果父母把自己焦虑的事情完全投射给孩子,那就是深渊!孩子可能因为你的焦虑出现各种问题。
02 焦虑的父母会给孩子带来什么
孩子会低能、依赖
焦虑的父母怕孩子做不好什么事,就会不停指导、唠叨、甚至自己上手,孩子没有自己学习成长的空间,他得到的经验也不全是自己的,当他需要一个人进入社会的时候,他会无法适应、不知所措。
有一些父母,总是忧心孩子的能力,觉得孩子很多事情可能没办法做好,于是事事亲力亲为,替孩子把事情都做好安排好。这样会使孩子失去很多能力,他可能无法独自生活。
在《爱的方程式》中,锡坤对妈妈就有很强的依赖,因为妈妈大事小事都为他想到了,包括穿哪件衣服这样的小事都帮他拿了主意。妈妈做的太多了,甚至夏令营的时候锡坤不愿意表演魔术,妈妈特意去还特意去陪他。夏令营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孩子能与父母分离开独立起来,是为了锻炼孩子的。其实宁可孩子不表演也不必要特地跑去陪孩子并且各种办法去勉强孩子按计划表演,这样做反而增加了孩子的依赖性。
孩子有压力
锡坤为什么不爱与人交往呢?因为长期与他最亲密的人妈妈在和他相处的过程是让他有压力的。妈妈很爱孩子,爱到事无具细都一点点帮他想好,然后跟他说。在他的印象里和人交往可能也会和与妈妈相处一样,其他人会不断地与他说话,令他觉得烦。是的,也许锡坤自己不会这样讲妈妈很烦,但从他总是喜欢独自的事实中可以看出他的反抗,他不喜欢总是这样有个人在自己耳边絮絮叨叨。他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他想有自己的空间。而妈妈没有发现,还在担心他会一直这样变得不快乐,给他报班、报夏令营。
孩子会迷茫
父母的焦虑使得他们想要掌控孩子的一切,什么都替孩子做决定,不去认真听取孩子内心的想法。这会让孩子无所适从,长时间遵从家长的决定,孩子就没有什么自我的期盼,他会非常迷茫。
锡坤妈妈的焦虑就使得锡坤变得很迷茫,他不会为自己找乐子,总是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因为妈妈什么都帮他安排好了,他喜欢科学,妈妈就帮他安排科学工作室 ,喜欢魔术妈妈就给他收集各种道具。每一件事虽然是以锡坤喜欢开始的,但后面妈妈的热情都超过了孩子。妈妈忙前忙后的时候,孩子就迷茫了。孩子喜欢科学,他自己钻研就可以了,他求助时给他帮助,不求时不去打扰。玩魔术可能就是乐趣,想表演的时候演,不想的时候不演,为什么要有硬性要求呢?所以孩子迷茫了!
孩子会焦虑
最近有个朋友发朋友圈说她的孩子实在太让人省心了,自动断夜奶、自动不吃母乳、自动不喝奶粉、上幼儿园从没哭过、说话从不大声、做事喜欢完美,简直是个小天使。其实这个宝妈自己就是这样一个追求完美、严格要求自己、非常自律的人。
所以孩子都随父母长,怎样的父母出怎样的孩子。自然焦虑的父母带出来的孩子肯定也是很焦虑的人。
你的焦虑可能把孩子变成你所不希望看到的样子
如果我们总是焦虑某些事情,很可能这些事情就真的会发生。
就如同小锡坤,他妈妈一直担心的他没有不会与人交往,没有乐趣。他真的就成长成了这个样子,孩子在感受到妈妈的焦虑的时候也得到了一种暗示,他的潜意识认为自己可能会成为那样的人,慢慢变成了那个样子。
03 如何可以不焦虑
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
我们都期望自己的孩子会有健全的人格,想要他健全他需要有自我成长的自由。当我们把自己和孩子分隔开,我们才可能给他们真正的自由,才会在他们发展自我的时候给予尊重。当我们学会尊重孩子,我们的内心才不会那么多担忧。当我们清楚知道孩子就应该是这样子的,我们就不会生出更多的期待,我们有的只是等待和观望他们的成长,在需要的时候给伸手给他们一些帮助。
多去感受孩子当下的快乐
你所不安的,担心的,害怕的未来不一定会来,但是那些你没有注意的,忽视的当下一定会很快离开。当孩子很快乐的时候,你可以试着不要打断,做一个观察者静静地观望。你会越多地感受到孩子纯然的快乐是多么简单,你就可以放下那些不安、担心与害怕。当你的头脑更多地被孩子的当下占领,你将没有更多的空间存放那些不安、担心和害怕。
你可以自己担心孩子吃不饱,但是不能逼孩子吃东西让他对食物有抗拒。
你可以担忧孩子的未来,但不能不问过孩子意见就决定给他报课外兴趣辅导班令孩子为难。
你可以忧心忡忡,但不要老露在脸上以及在孩子耳边絮絮叨叨给孩子压力。
你可以为孩子计深远,请不要让它变成孩子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