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效能
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25—,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认知理论之父)在他的研究中发现了积极思维的力量,并提出了自我效能(self-efficacy)理论。自我效能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20世纪末已经成为教育界的一个关键理念,正在被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管理、运动以及诸如发展中国家的艾滋病(AIDS)等看起来极为棘手的社会问题等领域。它同时也是21世纪初横扫心理健康领域的“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的主要特征。
自我效能理论来源于他提出的三元交互决定论观点--即人类行为与人内在诸因素以及环境三者是交互作用、相互决定的。在三者交互作用的机制中,班杜拉又特别重视由人的各种因素构成的自我系统,由此提出了这一理论。
自我效能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在某个领域有效完成任务、实现某个目标的信念。
心理学上较严格的定义是这样的: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应对或处理内外环境的效应和有效性,它包括一系列的自我效能现象,其中最为核心也最具有实践意义的就是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
在本课程中不严格区分“自我效能”和“自我效能感”这两个概念,将自我效能定义为对自己能力的信念。
自我效能与一个人的个人能力水平相关,但并不代表个人真实的能力水平。对于一个人来说,在不同领域的自我效能是不同的。自我效能是人的自我意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说阻碍我们成功的三个要素是信念、热情和勤奋。自我效能就是一种信念,是我们对自己能力的信念,直接决定了我们是否可以最终成功。提高自我效能是这门课程的重要目标。
自我效能的作用
自我效能标志了人们对自己产生特定水准的,能够影响自己生活事件的行为之能力的信念。自我效能的信念决定了人们如何感受、如何思考、如何自我激励以及如何行为。自我效能决定了员工对自己工作能力的判断,积极、适当的自我效能感使员工认为自己有能力胜任所承担的工作,由此将持有积极的、进取的工作态度;而当员工的自我效能比较低,认为无法胜任工作,那么他将对工作将会有消极回避的想法,工作积极性将大打折扣。
自我效能对生活有着强烈的引导作用,因为我们一般会去做那些我们相信自己会做好的事情,不愿去做那些我们认为自己做不好的事情。根据班杜拉的理论,在我们的任何一个领域,自我效能都决定着行动结果的预期。如果我们预期行动会成功,那么我们就有动力去行动;如果我们预期行动不会成功,那么我们就没有动力去行动。
自我效能感影响人们生活选择,动机水平,机能的质量,对逆境的适应力,对压力和沮丧的抵抗力,相信自己的人,充满信心,在生活的不同领域都表现出色。
认为自己自我效能高者,与认为自己自我效能低者,想法感觉完全不同,他们创造自己的未来,而不是简单地梦想。
--阿尔伯特.班杜拉
自我效能和行动结果的预期决定着行为表现,行为表现进而导致某些结果,结果会强化在类似领域的自我效能,从而再对之后的行为表现产生影响。
自我效能的来源与训练方法
自我效能有以下四种来源,和来源对应也有四种训练方法来提高自我效能
亲历的成败经验
这是学习者的亲身经验,对自我效能有着最主要的影响。成功的经验会提高人的自我效能感,多次失败的经验会降低人的自我效能感。不断成功会使人建立起稳定的自我效能感,这种效能感不会因一时的挫折而降低,而且还会泛化到类似情境中去。
由于一些非能力因素会制约活动质量的高低,所以,人们在评价自我效能时,往往要同时斟酌能力因素与非能力因素对于自己行为成败的作用。因此,除能力因素外,一些非能力因素,如活动任务的难度、个人努力和程度、外力援助的多少等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着自我效能的建立。如果任务很难,或者个人没有付出多少努力,或者没有什么外力援助,这时的成功会增强自我效能感,而这时的失败不会降低自我效能感。如果任务简单,或者活动中费力很大,或者外力援助较多,这时即使成功也不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倘若失败就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替代性经验
这是学习者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它对自我效能的形成也具有重要影响。当一个人看到与自己的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取得了成功,就会增强自我效能,认为自己也能完成同样的任务;看到与自己的能力不相上下的示范者遭遇了失败,就会降低自我效能感,觉得自己也不会有取得成功的希望。
这种观察学习对于自我效能的影响,是通过两种认知过程实现的。一种是社会比较的过程,学习者采用与示范者比较的方式,参考其表现以判断自身的效能。另一种是提供信息的过程,学习者可以从示范者的表现中学到有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或方法,了解解决问题的条件,这些都会对自我效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观察学习过程中,影响观察学习的诸因素,都可能对自我效能的建立发生作用。
言语说服
这是试图凭借说服性的建议、劝告。解释和自我引导,来改变人们自我效能感的一种方法,由于使用简便它成为一种极为常用的方法。然而,依靠这种方法形成的自我效能不持久,一旦面临令人困惑或难于处理的情境时,就会迅速消失。研究结果表明,缺乏体验基础的言语说服,在形成自我效能方面的效果是脆弱的,人们对说服者的意见是否接受,往往要以说服者的身份和可信度为转移。此外,如果言语说服与个人的直接经验不一致,也不大可能产生说服效果。(见导入单元“可信性”内容)
情绪与生理的影响
一个人的情绪状态与生理状态也会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水平。
积极的心理状态能激发观察、自我调节、自我反思等认知加工过程,这些加工能增强他们的个人控制感和信心;相反,消极的心理状态往往让人感到绝望、无助和悲观,进而导致自我怀疑和效能降低。身体健康与自我效能的关系也同样如此。良好的健康状况对一个人的认知和情绪状态,包括对自我效能的信念与期望都有积极影响;相反,疾病、疲劳和身体不适则有消极影响,当一个人有严重的生理疾病时,他的自我效能甚至会降低为零。
综合作用
心理学家舒恩克以算术成绩极差的小学高年级学生为对象,对自我效能进行了研究。
他为这些学生安排了一个星期的训练,在每次训练中他先让儿童分别学习算术的自学教材,然后由榜样演示如何解题,榜样在解题时一面算一面大声地说出正确的解题过程,最后再让学生自己解题。在学生自己解题之前,他让儿童把所有的题看一遍,并判断一下他们能有多大把握来解每一道题,以此来了解学生解题的自我效能感。结果发现,经过训练,儿童的自我效能感逐渐得到增强,与之相应,儿童解题的正确性和遇到难题时的坚持性也得到了提高。
自身的实践对自我效能的提高作用最大,而四个方面的综合作用对自我效能的提高效果最好。例如韧性自我效能的形成,可以来自本人坚持不懈克服障碍、实现目标的成功经验,也可以来自观看别人坚持不懈克服障碍、实现目标的过程。如果有人对我们说坚持下去就会成功,还给我们适度的挑战,让我们体验坚持就是胜利,那么我们的韧性自我效能就会提高,这是进一步加强自己信念的手段,特别是当我们在努力克服困难时。最后,在身体好、心情好的时候坚持不懈地努力,我们更有可能相信自己会成功。
下一篇:是谁在控制你的行为?是谁该为你的行为负责?敬请关注!
-END-
本文编号:
第一单元:潜力与自我效能
1.3 自我效能
《做更优秀的自己》公开课
BeABetterU
重构认知突破自己
影响环境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