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过则喜”- 过:过失;则:就。意思是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指虚心接受意见。 说心里话,我一直不太能真正体会其意义,人不是都喜欢听好话的吗? 自己做得不好,肯定感觉郁闷的,如果悄悄改正的话,至少没有露怯,如果被人当面指出,岂不没有面子? 因此,我从小到大都口是心非地表示自己是虚心接受批评的,虽然每次批评还没有劈头盖脸过来,心里却已经建立了厚实的防御 - “怎么可能是我不对?明明你不了解情况?”“为什么你总是看我的不足之处?”“你的看法不全面吧,对我不够了解”,……
有一天,有一句话让我沉思良久:“别人如何看待我们并不一定是我们眼中的现实,然而于他们而言却的的确确地存在“ (How others perceive us may not be our reality, yet it is THEIR REALITY)”,换言之,别人看我们的角度和我们自认为的角度肯定不同,那么别人为什么要和我们讲他们是如何看待我们的呢?讲了之后对他们来说有什么好处?又有什么坏处?一般来讲,“礼多人不怪“,赞美之词人人爱听,而提出批评是要冒风险的。 某些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请志愿者们做一个香水品牌调研,当几位先来的志愿者专心致志嗅各种香水时,他们被告知还有一位志愿者将晚些时间加入,再过了一会儿,他们又被告知那位最后到的志愿者家里出了事情但自己不知道,因此他们需要在最后那位志愿者出现时把那个不幸消息转达给TA, 结果当最后那位志愿者出现时,大家都迟疑着, 谁都不愿意成为不幸消息的传递者。 通过这个实验,心理学家得出结论 - 通常, 人们都不愿直接把坏消息传递给当事者本人(虽然不少人热衷于背后议论), 同样道理,人们天生并不愿意对他人直接提出批评,因为这不会带来什么好处。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人冒着得罪人的风险提出批评呢? 主要原因有二: 1. 有着息息相关的利益 在一个团队或组织中,团队成员如果能够相互给出真诚的反馈和批评,他们就一定能够更有效地开展工作,达成共同的绩效和目标。 2. 真心希望看到个人发展与进步 朋友、家人怀着良好的愿望,希望通过直接反馈的方式指出盲点,帮助实现个人发展的突破
这么看来,“闻过则喜”的“喜”并不如字面那么简单!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自己的过错被指出,防御心理很正常,感觉应该会有点酸酸的、不那么好受,这时候不需要强迫自己“喜“, 而是坦然接受自己内心深处的小小防御。 然后,想想对方为什么提出批评,是出于共同利益? 是出于爱护? 还是出于别的什么原因? 能够清晰地洞察这些信息数据,需要高度的自知能力(善于从自己的分析以及他人对自己的反馈中了解自己),确实可“喜”, 更何况还拥有那么真诚的亲朋好友、同事伙伴, 人生在世最在乎的可不就是这些吗?!
不知道很久很久之前,老祖宗提出“闻过则喜“时是否有这么多的联想,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四个字概括的内容一千字也道不完呢。 要好好学习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