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的工作和生活状态不如去年同期,好几个微习惯中断了,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外界的影响,苏格拉底先生曰“不经检视的生活不值得过”,所以检视一下要及时止损。
# 微习惯方面
虽然每天坚持阅读,但没有及时记录感受,没有记录标记已读,也缺乏必要的输出,导致近期的几篇周更文章到截止日才能完成任务,说明自己在阅读方面开始偷懒了,懒得去记录,去思考,去分享。
那为什么年初周更52次的宏伟目标刚过了一个季度,flag就要倒下了,眼看着就要打脸了呢?
我试着站在上帝视角来跟踪了自己一天的生活,并与自己之前的生活做了比较。发现主要的问题是自己操作系统的程序紊乱了,之前好几年的习惯是到是什么时间点就做什么事,现在自己想着把某一项任务推迟做或者用碎片时间来做,没想到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3月初开始模仿牙牙同学启用日检视的模板,同时启用格志日记作为周回顾和月总结的工具。这两个动作或者行为与自己的习惯没有叠加好,导致了自己一个月的晨间日记基本是在一天中断断续续的完成的,也影响了自己任务管理系统的效率。简单地描述就是一天中心里总有一件事比如晨间日记没有写完占用着内存,更重要的是每日的计划是晨间日记中的一个版块,有时候到中午才梳理一下一天要做的事情。
如此一来,我发现之前养成的习惯还真不能说改变就改变,改变习惯也需要一个过程,持续做慢慢来。
# 时间管理方面
近一段时间的时间记录虽然没有中断,但明显有效时间不足,效率不高。比如阅读时间由于通勤时间不能保证按时正常通勤所以路上的阅读时间总量减少了。还有家里的一些事情扰乱了自己每天晚饭后的一些习惯,坚持的比较好的就是不加班的情况下每天辅导孩子功课与孩子交流1小时。
其实大块的时间是自己周末的时间,娱乐耗时太多能占到50%,主要是耍手机看视频。前两周周末还能早起与小伙伴们一起参加weekly等活动,最近这两周明显放松了。还有一个原因是清明节的三天假期完全没有按照习惯去做,时间花在了赶路,陪父母聊天,给祖辈扫墓上,寻找心灵的慰藉。
还有一个原因看似不相干,但周末时间花在刷手机上的原因是手机内存变大了引起的“蝴蝶效应”。之前自己很少刷手机看视频或刷朋友圈,3月初把内存扩展后装了一堆卸载已久的app,所以时间看得见。
# 运动方面
真的是惭愧,之前一直坚持的健腹轮、平板支撑和卷腹等微运动,这几周下来中断的次数太多了,导致有朋友说现在的我都沦落到用走步来刷keep的时长了。
这两个月以来早起和晚上的时间不够用了,说明一是起的不够早,二是睡眠质量不好,三是自己的任务系统有问题了,把完成不了的任务都拖延到了晚上,就好比周更打卡一样拖延到截止日。
# 下一步行动
1、创造仪式感:完成任务打卡,一点点找回成就感;
2、掌控时间:尽可能规划时间段的任务,参考过去的数据;
3、让自己转起来:把时间排满了,到什么时间做什么事,而不是临时想着要做什么事,把规划的作用发挥出来,把自己变成“机器”,目的是把剩余时间集中起来做自己喜欢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