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北哥体验一下大赛的氛围,妈妈和机构老师早早地预约了适合北哥的“拼积木”比赛。
9月初报名,10月底比赛,期间每周二晚上上一次集训课。
关于参赛的具体项目,妈妈是下班路上和机构老师电话里简单聊了一下,妈妈的诉求是参加“拼搭积木”类的比赛,老师说本次是“机器人”项目,妈妈对于这类比赛毫无经验可谈,心想,反正适合这个年纪的就报了吧。
先说比赛期间的集训课,每周二放学,妈妈打个滴滴,让奶奶带北哥先去机构玩一会,然后吃好晚饭等妈妈到了辅导作业。妈妈则是每周二着急忙慌地下班,赶到机构拉着北哥干作业,干得不认真妈妈还忍不住吼上几声,吼完之后忽然意识到自己有点失态,赶紧压低声音凶北哥几句。
集训课20:30结束,到家21:00,再洗澡收拾一圈,22:00前睡觉已经比较奢侈了,想着也是短期的,就咬咬牙忍着吧,比赛结果怎么样不知道,一家人倒是忙活得不轻。
终于等到了比赛的日期,爸爸妈妈齐上阵,带着北哥前去比赛。
一个小时的车程,到了之后领比赛材料,拍照留影,和小伙伴们疯跑一会,比赛就宣布正式开始了。
北哥随着人流缓步进入赛场,稍微停顿的时候,便会和身边的小伙伴们亲密互动,搂抱在一起。
正式进入场地前,有个“机器人检测”的环节,北哥将自己的机器人放在老师面前,检测完毕,歪着小脑袋将机器人的各部件归位,超级认真。
来到赛场,定睛一看,原来这个项目所有的参赛队员均来自我方机构,所以,这次比赛就是一场自家内部的“厮杀”,好在家长都抱着让孩子张张见识的心态,也就无所谓了。
比赛规则非常冗长,1号到9号逐一对战,最后按积分排名。刚开始,孩子们还兴致勃勃,两小时后,就开始不耐烦了,北哥不停地跑来问:“妈妈,什么时候结束啊?”“妈妈,我好饿啊,有什么吃的吗?”
每一场比赛后,还需要参赛对手签字,北哥也在这场比赛中,将自己的签名练的炉火纯青。
当天天气异常的冷,妈妈被冻得坐立不安,跑去问带队老师:“我们啥时候可以回家?”似乎已经预知了比赛结果。
果然不出所料,第一轮结束,几个小不点就可以回家了,妈妈不仅没有失望,反倒有点庆幸可以早点离开。
走到大门口,一位哥哥冲着北哥喊:“我们都输啦!”
“没关系,重在参与!”妈妈替北哥回答了。
回到家,三人去吃了藏书羊肉的面条。爸爸妈妈各点一碗,爸爸用小碗从自己的碗里拨了一些给北哥吃起来,自己囫囵吞面,很快吃完去理发了。
北哥一碗面吃完了,妈妈问道:“吃饱了吗?”
“妈妈,你吃饱了吗?你如果吃饱了就给我一点,你没吃饱我就不要了。”北哥一副大人的口气回答道。
感动的妈妈差点眼泪掉了出来,“我吃饱了,都吃撑啦!”妈妈边说,边从碗里分了一半面条给北哥。
吃完晚饭,妈妈搂着北哥的小肩膀走出饭店,迈着轻松快乐的步伐,回家!
从下周开始,就没有集训课啦,真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