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新概念小组组长关于“如何利用新概念刻意学习英语”的分享,感受如下:
对训练材料保证专注如一,“不花心”。
以前的自己热衷于收集各种学习方法和材料,总想着一定有一个适合自己的材料等着我去发掘,只要找到它,英语不在话下。经过了这么多不死心的试验,英语之路上反复拾起反复放弃,每位老师的切身分享,无一不在告诉我,行动起来,怎么做才最重要。以前也心血来潮找来新概念学过几天,不出意外地又一次放弃了。这次看到PPT里似曾相识的新概念课本,真的悔不当初,忍不住想,如果当初坚持学下来,现在是什么水平,可是从来没有如果,由于浅薄无知造成的后果,只能加倍去填坑补偿。现在已经明确,新概念正是自己一直寻找却因无知而遗失的经典,那么就不要再纠结抱怨,要做的就是去练。
低水平重复只是浪费时间,要有要求设置,反馈检验。
一个月的发音练习,比之前确有提升,但是再要提升到准确无误的程度,就很困难。今天听了老师的分享,一下子有点明白了,现在自己的发音已经是在原地踏步了,因为自己的水平已经无从鉴别,要想突破,就要去寻求反馈,从而找到自己最容易出错的问题,针对性地集中火力解决它,这样才是高效率学习,也属于刻意学习的范畴,而不是持续重复低效,不但吃力不讨好,而且没有实效。
不要在已有的基础上停滞不前,时刻清醒,持续前行。
以自己目前的水平绝对经不起一丁点的考验,老师给大家的实战中,听写一个句子,我听出了一半单词,虽然没有听全,但还是庆幸有这一个月的发音练习,不然,连听懂几个的几率也很小。当中译英时,脑子是彻底死机了,东拼西凑也找不全能表达汉语的单词,“做什么事花费多长时间”,这个用法在初中就学过了,可是看到中文,反应的是生硬的中式表达,感觉很丢人。
以前自己是什么样,处在什么阶段并不重要,真心想学好英语,就从现在开始,别找借口,精简装备,丢掉累赘,即刻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