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王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奴隶制朝代,也称殷商,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
一、商朝的建立及其兴衰
成汤的先祖,世代为部落族长。到成汤时,商人的力量已足以与夏抗衡,他以亳为根据地,先消灭北方若干邻族如葛、韦、顾、昆吾等,然后西征夏桀,败之于鸣条,桀被放逐于南巢而死。
汤乃代之为天子,并迁都于商,建立了商朝。
商朝自成汤创业以后,国运曾经五度的盛衰,并曾五次迁都。
第一度的由盛而衰,在第四代王太甲(汤孙)的时候。通常的说法是太甲无道,颠覆乃祖的典型,被开国功臣伊尹放逐于桐,三年后太甲悔过修德,伊尹又把他迎回复位。
其后商朝的盛衰,总系于君主的英武或昏暗,盛时则诸侯归服,衰时则王室内乱或诸侯叛离。
至于商朝的迁都,从汤所居的亳开始,其后又迁徙五次,皆不出今山东省的南半和河南省的东半。
最后一次的迁都,是第十九代王盘庚于前1384年自奄迁殷。其后直到商朝灭亡,二百七十余年间,商都始终在殷,因此商朝又名殷朝。
盘庚是一中兴之主,他死后,弟小辛、小乙相继嗣位,商政复衰。直到小乙的儿子武丁,商朝出现了最后的一次鼎盛时期。他在位五十九年,以傅说为相,国家大治。
武丁以后的八位君主,皆生长于安逸,不求振作,一味以畋游饮宴为事,因此政治日趋腐败。到商朝末年,商人的社会也充满放纵颓废的景象,从君主贵族到庶民,莫不以酗酒为乐,终致使国家走上灭亡之途。
二、商代的政治和社会
商代的政治社会组织,以封建制度为主干,国境内有许多诸侯,商王便是四方诸侯的共主。一切庶政,也就是所谓“王事”,皆由王来直接处理。
至于王位的继承,则与夏朝以子继父的办法不同,而以“兄终弟及”为原则。
但到商朝后期,这种继位办法似已有所改革,虽然仍用“兄终弟及”的办法,但继位只限嫡长子。因嫡长子只有一人,无法兄弟相传,于是以立后为补救办法。一个王可以立几个后,她们所生的长子都是嫡长子,都具有继位的资格。
最后四代的商王,都是以子继父,而嫡庶之分更严。例如末代商王帝辛(即纣),本有同母兄二人,即微子启和仲衍,但因其母于生二人时尚为妾,故微子启不得立为太子而帝辛得立。
从卜辞和商代铭刻中可以推知商朝的中央政府,组织已相当健全。
至于军力,平时王有侍卫军,战时则自各地征调兵员服役,被征调者多是诸侯国各氏族的丁壮,平时以务农为业的。
商代的诸侯,名目甚多,有方、伯、侯、子、男、田等,他们多半为前世所封建,也有本来独立的部族而为商王所征服或自愿归服的;另外一部分,可能是商王的臣下或亲戚而受分封的。
商代社会的经济形态,较早的说法,认为商代犹为畜牧社会,农业方始萌芽,但这说法至今已不能成立。事实上商代已步入农业社会,商人的主要经济生活是务农,主要的食品是农产品,畜牧业只占次要地位。同时商人的豢养畜类,并不全为食用,主要是供给各种祀典做牺牲的。
随着农业的发展,商人建立了他们的家族制度、传子制度以及分别大宗小宗的宗法制度,都始于商朝末叶,而到西周时代成了定型。
商代的社会,以族为单位,每族有它自己的名号,即所谓“氏”。商王征兵,也是以族为单位的。
三、商人的生活
这里所说的商人生活,分物质精神两方面,包括他们的衣食住行和宗教信仰。
(1)物质生活。
商人的食品,主要是黍、稻、禾(小米)、麦。他们又用黍造酒,商王的任何祀典,都离不开酒,商人的善饮,是著名于史册的。畜牧也是他们的食品来源之一,供食的家畜,有牛、羊、鸡、豕、狗等。
商人的衣服,甲骨文中有衣、巾、裘、帛、蚕、丝等字,可知他们已有很好质料的服装;但丝裘之类,也许只有贵族才能穿着。
至于居住,一般民众是半穴居。穴是圆形的,直径约四五米,深约三四米,平底直壁,有阶级可以上下。只有王室的宗庙宫室,才能建筑在地面上。
交通方面,当时已有舟车等工具,此外商人并可能乘马。
(2)精神生活。
他们的思想,几乎完全为宗教所笼盖,自然的各种现象都被神化,有无数神祇充满于天地间。人与神之间,并没有严明的界限,人死后,灵魂依然存在,需要子孙更虔诚的敬奉膜拜。总之,天神地祇人鬼,都是商人崇拜的对象,而人鬼更是商人的信仰中心。
商人认为天神中的最高主宰者是“帝”,他的地位好比人间的王。此外还崇拜大地之神(即“社”)、四方之神,以及风神、月神、星神等。
四、文字艺术和科学知识
现有的商代甲骨文字,总数约有三千至三千五百字,但不同的单字不会超过两千,可识的字也不过一千三四百。但这只是商代文字的一部分,因为卜辞所应用的文字范围是有限度的。这些文字虽然在形体上与今字大有不同,但其意义和用法则大体上与今字无别,如以“六书”来分类,可以说六类的字都有。其中象形字占大部分,有时一个字具有若干不同的写法,好像那时还在造字的初期。
此外又有大量的会意、指事、转注、形声等类的字,似乎在商代以前,又有一段悠远的演进时期。
商代的工艺,水准也相当高。商人已能铸造铜锡合金的青铜器,包括礼器、用器兵器、装饰品等。技术的精巧,种类的繁多,都可证明当时正是铜器工艺的极盛时代
绘画的遗留甚少,在商人陵墓中曾发现盾旗一类的东西,上有龙虎的图画痕迹。在甲骨上面,也偶有史臣作些写生画,已发现的有猿、象、鹿以及鹑等动物的图像。
从殷墟遗址和遗物,可以看出商人的建筑和矿冶知识已很丰富。除此以外,商人还有两项值得称许的科学知识,便是天文学和历法。他们曾在卜辞中记录若干星名,如“火”、“鸟星”等,并可推测月蚀。历法也很完备,这大概与农业的发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