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林则徐(1785-1850)先生曾有这样一副墨迹:
常惺惺法近理著己,活泼泼地吃紧为人。
先看上联“常惺惺法近理著己”。
关于“常惺惺”,当代学者朱汉民先生讲:
“常惺惺”本为禅宗用语,意思是常常警醒自己,使内心保持清醒、莹净的状态,是禅宗中与禅定、禅悟相关的一种修持方法。两宋以来,“常惺惺”一词被理学家使用,因此染上儒学色彩。
宋代儒生谢良佐在《上蔡先生语录》曾讲:“敬是常惺惺法”。也就是说——“敬”是获得“常惺惺”的方法,要想头脑常常保持清醒,就需要“敬”,就需要严肃认真。
关于“近理著己”,我们看看林则徐在《先考行状》中对他父亲的回忆:
“府君讲授书史(林父为秀才,做过教书先生),必示以身体力行、近理著己之道。”
“近理著己”指的是:从日常小事中体察人生的大道理。林先生这几句话的意思是——(我)父亲给学生讲授古书时,总是和寻常小事、切身实践相结合。这样学生们就好理解其中深奥的道理了,也更容易去践行落实。古语云:担水劈柴,无非妙道。也是这个意思。
整体看“常惺惺法近理著已”,即是说:大道理就蕴藏在日常小事之中,小处不随便,时刻莫因循,这正是进德修身、觉明证道的好方法。
再看下联“活泼泼地吃紧为人”,意即“为人” 既要“吃紧”,又要“活泼”,也就是说——做人虽然需要时时谨慎小心、临渊履薄,但也没有必要压力如山大、大气不敢出、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从容自在一些,活泼洒脱一点,也是做人做事的功夫嘛。语言再凝练一点,也就是“严肃活泼”。
整体看这一联,大致是在说——为人既要头脑清醒,即使在寻常俗事中、也能见得天理;为人又要心胸活泼,即使在严肃谨慎时、也能乐得逍遥。
林先生此联还有四列小字款识,摘录如下:
志松七兄大人与郭介平兄及余订交甚密,比相别六载,介平以计偕北来,籍得聚晤,而于志松益增睽阔之感。介平南归,书此寄致拳拳,并订它日春明握手之期云尔。嘉庆丁丑四月二十有五日,少穆愚弟林则徐识。
嘉庆丁丑是1817年,这一年林则徐33岁,正在京官任上。距其27岁中进士、点翰林刚过7年。当时先生正豪情满怀,清正刚直以律己,意气风发以报国,所结交的也都是德行高洁之士。此联中的郭介平,与林同岁同乡,五子皆科甲,四代六进士。
大家看,林先生送朋友的、就是这样的励志辞句——好哥们呀,我们彼此都以道德相期许,快快乐乐地、严肃认真地做人做事、报效国家吧。
(说明: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留言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