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北京时有下雨,甚至是暴雨,就没接活干,有种空落落的感觉,便和久未想联系的一个刘弟兄微信聊天,提起了写作营的事。他是一个写作营的组织者,他最近把写作营改名树洞,是为了换了个名字,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但一听到还是之前的写作营,执行的还是日更的机制,如果坚持不了每天要扣50元钱,我以前收入微薄,还要承担着女儿上学和我们的日常开销,一听到写作断更要扣钱,就有一种舍不得的感觉。
我也清楚这是用避免损失的心理激励自己的养成写作习惯,但总感觉这种激励会有可能影响我的日常生活,心里就生出一种不情愿,想想还是算了。
但是我还是很关注写作营,偶尔会打听一下写作营的情况,他说现在喜欢读书的人很少,能坚持写作的人更是微乎其微,写作营现在只有六七个人,写的东西大部分发到类似简书的App上,仅存的几人尽管都习惯了每天坚持写点东西,但想靠写作这种能力改变自己的生存处境还是希望渺茫。
当初成立写作营,他有两点考虑,主要想用写作营里的彼此督促和激励来坚持写作,用写作的量的提升达到我们写作能力的质的进步。参加写作营的都是主内的单身家人,如果因着这共同的爱好,相互吸引甚至脱单,这也是写作营另一个成绩了。但写作营只达到了养成习惯,写作能力略有提高的目的,还远远赶不到世界变化的速度,更别提用来谋生了。
写作这种能力需要持久的磨炼,是极其考验耐心的事情,能坚持下去的人太少。现如今出现了那么多可以表达自我的工具和媒介,特别是短视频,让自我表达变得更加简单快捷,成功变现的效率和概率不知道要比文学创作快了多少倍,对内容创作者的要求也更为多元化。写作和这些新生事物比较起来,受众群体就平添很多限制。刘弟兄就劝我面对现实,放弃写作的想法,把业余时间投身到短视频的创作中,或许更容易做出成绩来。我得承认他说的更切合实际,但人一旦对一种事物充满向往,便会产生执念。改变就不那么容易了。
写作一直是我想拥有的一种能力,但每天坚持去写点东西比不了读书、刷视频来得那么轻松随意,这种梦想拥有的能力就一直也没有实现,你看我现在的写的这些文字,语言乏味,自己都觉得没有吸引力,作为陌生的普通读者,每天接收海量的信息,如果写的文字不能打动人心、促及灵魂,哪会有动力读下去呢,与其去制造信息垃圾,更不能为读者添加些益处,就失去坚持去做的动力了。再就是每早醒来都想着一日三餐,孩子上学,还房贷,付房租的。一天没收入便心里慌慌的。扪心想想,还是想办法赚钱更靠谱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