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2.作战篇

#心月晨读  Day2

《孙子兵法》第2篇.作战篇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不知柴米油盐贵不可当家。古代打仗很费钱,诸葛亮打一次要准备3年。


第一篇讲庙算,“五事七计”到底有没有胜算,有胜算才能打。这篇主要讲战前准备,战争预算,作战动员。


今天分享2点感悟:


一是“成本意识”。


《司马法》说,一辆革车配10个炊事员,5个保管员,5个管养马的,5个管砍柴打水的,共25人。而一辆战车要配75人。这些人来回路上几个月都要吃饭,牲口也要吃饭,还有衣物炊具生活用品……还需要后方补给,不然饿死在路上,80%都消耗在路上。


每一次打仗都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往往20个人才能养前线1个人。若远征,甚至200倍消耗才有1倍产出。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日费千金,十万之师才能运转。


汉武帝了继承文景治世后的国库,粮食钱财多得堆不下,连穿钱的绳子都烂了,钱没地方花。就打仗,穷兵黩武,开疆拓土,很快就掏空了。


我们转行、创业也一样,要考虑成本,你的生活成本,团队的生产成本,各种软硬件。


有了“成本意识”才能从“消费者”到“生产者”的转型。


降低成本,就能增加胜算。


成吉思汗为什么能打到欧洲,主要游牧民族打仗成本比农耕民族低。在草原上赶着走,吃羊奶牛奶羊肉牛肉,牛羊一路走还一路生。不需要后方补给,攻下城池就吃他们的。


二、是激励动员。


士兵什么时候不怕死,一是愤怒时,家仇国恨的动员,万人同心,同仇敌忾;二是贪婪时,奖赏足够大,领头进攻者重赏才会奋勇争先,有些甚至允许士兵肆意抢掠。


大多数事情,人都是最重要的。


打仗和经营有许多相通之处,关乎很多人生计甚至生死,要有敬畏心和责任感。


孙子主张:慎战、不战而胜、速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