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段历史,看了三国演义再去看三国志这样的正史,会发现其实真实的历史没那么有趣,好多英雄事迹、神机妙算都是演义虚构附会的。
可是我觉得随着读者自身的经历与成长,人们就会慢慢地喜欢上历史,只是需要一个现代的讲述人。
就像我自己过了17岁就自然而然的不再读郭敬明的书一样,可当时真得觉得好看啊。
历史也是一种经典。我不敢说我写的多么好,可是我自己是用心写的,我自己这关一定要过。单纯的复述我做不到像有些大师那样文采飞扬,把一个个历史故事说的引人入胜。
可是我每一篇都要加上自己的思考。
受到小时候电视剧《三国演义》的影响,那时候的我对神机妙算不感兴趣,喜欢的是攻城略地,短兵相接,传世名将阵前单挑对抗,一决高下。
到了高中,初读《史记》关于名将白起的内容,那时候司马迁的记载让我大失所望,记得就是类似“某年,攻打谁,斩首多少万”;“攻某城,拔之”的句子。
我当时就蒙了,那些影视作品里的宏大场景呢?那些士兵的进攻场景呢?那些英勇搏杀、挥舞手中武器的士兵呢?
冲天一战的喊杀声和壮志豪情呢?排兵布阵的场面呢?攻城是先攻南门还是先攻北门?
名将是怎么临阵指挥、随机应变的呢?那些战场上燃烧的焰火与浓烟呢?那些陪伴烈日与风沙的军铠呢?
那些身亡士兵留下的遗体和血迹呢?那些一次次被搭架一次次被推落的云梯呢?
全没有啊!史书记载,对于战争的场面,几乎没有,多数是只有结果,没有过程。
因此我们始终不明白关羽、张飞他们的武功是从哪里学的?领兵打仗的本事又是如何锻炼出来的?要知道关羽当初只是个避走他乡的杀人犯,张飞只是个本地比较有钱的屠户啊!
曹操经常手不释卷,他读的是什么书?他又是怎么读书的?如果他看到今天网络上各类的书单和读书方法论他会是什么态度?
这些细节性的东西我们可能永远无法从史料中知晓了。
但是,随着我们自身的经历和成长,我们或许能够结合自身的际遇,使用不断成熟的思维和学习到的知识,遥遥窥见、还原出当初这些古代的牛人们思考行动的一些细节,甚至可以大胆推测。
我的宗旨不是要像学者一样谨小慎微地考证史料的真假可信,以及年代的先后顺序,我只是想在使用尽可能没有异议的史料前提下,从简略的字句中把历史上的他们变成生动点、丰满点的人,跟我们一样的人,从而大概知道他们成长的轨迹,决策的考量,思考的智慧等等。
这样,就可以从中学习,让自己变得更厉害,更聪明。我们可以和如今的牛人学习,也需要和历史上的牛人学习。
因为到目前为止,人的知识越来越丰富,头脑越来越聪明,人性和人心随着环境和技术的进步或退步而不断起伏。可人性未变,尤其人性的弱点未变;人心未变,尤其人的喜怒哀乐未变;变的只是环境和技术。
最近我的一个感悟是,读史至少有三个好处:
1.史书一般用字精炼,可以极大程度提高自己写作用词用字的淬炼度。
2.用字精炼,就代表着枯燥,其实这反而给你留下很大想象空间,你要去合理地、全方位想象、还原当时情景,对逻辑推演、想象力、人物心理揣测、形势判断能力有很大提高。
3.如果能够从读史的过程中联系实际,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指引我们,那就非常棒了。因为归根结底,一切皆是人心。
以下是目录
读三国(1)|满宠传(1):如何兼顾领导、同事、自己的利益?
读三国(2)|满宠传(2):军事上的小试身手及其行动背后的决策考量
读三国(5)|襄樊之战中的曹仁、满宠——书上几十字,汇聚十年功
读三国(7)|襄樊之战中的司马懿、蒋济——用别人的资源,干自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