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蛇爬过一根锯子,不慎被割伤,它很生气,转身狠狠地咬住了锯子。结果不出意外,嘴被割破了。
蛇愤怒了,它认为锯子在攻击自己,于是它用整个身子缠住锯子,用尽全身力气想令其窒息。或许这条蛇到死都没明白,真正害死它的并非锯子,而是自己的坏情绪。
控制不了情绪,它就会吞噬我们自己。放眼过去,那些取得成就的人,都懂得控制好自己的脾气。因为他们会判断怎样对自己有益,而不是凭着自己的性子做事。
情绪人人都有,将它爆发出来是本能,而妥善控制好则是一种本领。情绪若不加以控制,任其肆意发展,就会变成洪水猛兽,吞噬掉所有美好与幸福。
不和旁人生气,活出修养
画家陈丹青说:“我几乎从来不生气,因为我认为没必要,有问题就去解决,不要让别人的错误影响自己。”
《庄子·山木》篇中有一个故事。一个人在乘船渡河的时候,眼看迎面一艘木船要撞了过来,这人喊了几声没得到回应,于是愤怒大骂船里的人。
结果撞上来的是一只空船,刚才还满腔怒火的人,脾气瞬间消失了。
这个人生气的原因和撞船无关,和船上的人有关,这是认知决定着的情绪。
费斯汀格法则指出: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我们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
换言之,生活中只有10%的事情是无法掌控的,而另外的90%都是我们的认知,它是可以改变的。
季羡林和臧克家在饭馆吃饭时,曾发生过一件事。
季羡林因为帮忙扶起一个摔在地上的孩子,而被孩子妈妈误以为在欺负小孩,“一个大人干嘛欺负小孩?要是我儿子受伤了,跟你没完!”
周围的顾客看不下去,指责女人蛮不讲理:“是孩子自己摔倒了,这位先生好心帮你扶起他,你怎能不问青红皂白就骂人呢?”女人这才悻悻地走了。
事后,臧克家问季羡林,明明被误解了,为何不还嘴?季羡林笑着说:“和一个骂你的人爆粗口,接下来就是无休止的争辩,这是一个不好的开始,我不回嘴,就斩断了这个不好的开始。”
开口骂人的一方,其实是变相承认了自己的失败。我们不还嘴就是胜利,既然胜利了,为什么还要和她斗气呢?
俗话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生气,其实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若无其事才是最狠的报复。
我们对事件有什么样的认知,决定了我们有怎样的情绪。
不和家人生气,活出舒心
在一次访谈中,主持人问周国平:“为什么我们都把好脾气留给外人,却把坏脾气留给最爱的人?”
这位一向儒雅的哲学家却说:“其实这个错误,我也常常犯。”
周国平还说:“对亲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做到对亲近的人不挑剔是种教养。”
真正有教养的人,不会把礼貌尊重只留给外人,也不会把脾气暴躁留给最亲近的家人。再烦躁,也要给家人留一些温情;再难过,也要给家人留一个微笑。
家是温暖的港湾,不是出气筒,把消极的情绪拦在门外,生活才能活出温暖舒心。
如词人晏殊所写:“满目青山空念远,不如惜取眼前人。”有时我们将生命中的过客百般关怀,却对一辈子会陪伴在身边的家人乱发脾气。
但不管外面的世界是多么的纷繁复杂,家永远是那片治愈你的净土,家人才是值得我们一生珍惜守护的人。
而人生最大的遗憾,就是对家人有所亏欠。趁一切还来得及,让最爱的人,看到我们最好的模样。
不和自己生气,活出自在
胡适先生说,“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
和自己生气是自寻烦恼,既苦了自己,也难为别人。自己气自己,大多时候是自己无能的愤怒。在经历挫折不顺时,与其自顾自地生气,不如把握住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提升自己的实力。
《资治通鉴》中曾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苏秦,师从鬼谷子,学成后游历各国,期望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初至秦国自荐便被拒,而后辗转六国,主张皆被弃之如敝履,他只好心灰意冷地回到家。
但他没有生气自己无人赏识,而是连夜苦读“锥刺股”,钻研谋略之道。
学有所成后,苏秦再次出山游说列国君主,推动六国合纵联盟结成。彼时,他身挂六国相印,统帅六国联军,秦军十五年未敢踏出函谷关。
生气代表有“力量”,化解“生气”最好的办法就是“争气”。真君子从不将自己沉溺在生气懊悔的情绪之中,而是在实力上争高下。格局越大的人,越不会和自己斗气,而是会和自己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