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人们找寻目标最主要、也是最常见的一个方式就是通过工作。在一项针对美国中年人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无论是白领、蓝领还是粉领工作者,都可以从其工作中找到目标感。无论是巴士司机、护士、售货员、服务生,还是在诸如法律、医疗这些专业领域工作的精英们,在工作中寻找到意义的可能性都是相同的。
这项全美范围内的抽样调查发现:“高达79%的被调查者都认为他们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在这项研究中,这些职场人士提到的目标感来源有:“做得很棒”“贡献社会”“帮助他人”“养家”“支持我的同事”“为组织带来改变”“将职业道德传承给我的孩子”“个人成长”“自我展现”等。有趣的是,研究中有超过40%的人声称,他们满足感的来源之一,是追逐这些目标所体会的“快乐”。
在传统意义上,带有目标感的工作也被认为是一种“召唤”。“召唤”这个词听上去可能有些夸张,因为一般我们只会把它和“使命”之类的词放在一起使用,没什么人会把它和自己的工作相联系。但大多数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在语言学层面,“职业”vocation这个词最早就源于拉丁语的vacatio,这个词就是“被召唤”的意思。
把“工作”当作“召唤”,这种信念最初源于古老的宗教教义,但和很多带有宗教根源的价值引导观念一样,现代社会学者发现,即使从世俗的角度来看,这一观念也仍具有吸引力。著名的社会学者马克斯·韦伯曾写道:“所有的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独特召唤,反映出他们自己和这个世界的三个特点:一是他们自身的能力;二是世界对他们所能提供的服务的需要;三是他们在以自己的方式服务社会过程中所体会的愉悦感。”
当一个人将工作视为一种召唤,而非仅仅是一份工作时,工作过程中的体验也就随之改变。哪怕是完成最常规的工作,也会变成产生自豪感的源泉。原本感觉枯燥无聊的工作会变为能给他人生活带来改变的有价值的事情,挫折感会消失不见。此外它还具有感染力,也就是那些有使命感的人能够激励身边的人寻找到自己工作中更深层的意义。
领会“召唤”的作用,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要知道,即便是在看似平凡的工作和努力中,也可以找到召唤。一个崇高的目标,不一定非得是英雄式的,或是需要冒着生命危险的行为。在日常的普通生活中,同样也可以找到崇高的目标。一位母亲照顾自己的孩子、一位老师教给学生知识、一位医生为病人诊病、一位市民为努力改善社区而四处奔走,这些人都是在追逐崇高的目标。同样,还有相当多的普通人将自己的时间、关怀、精力和财物奉献给了慈善机构、朋友和家人、他们的社区、他们自己的信仰还有他们的工作职责。
好,上面我们谈了普通人最常见的、也是最主要的寻找目标的途径,下面我们再看一下年轻人该如何寻找属于自己的通往目标之路。
作者认为,年轻人要找到属于自己的通往目标之路,要找到我们上面所说的那种“召唤感”,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首先是对自己的能力有切实的认知,也就是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其次是要了解这些能力可以如何服务于这一世界某方面的需要,也就是自己的能力能够满足世界上哪种需求;
最后,能用这种方式发挥个人能力并从中体会到快乐,也就是能工作并快乐着。
但问题是,如今的很多年轻人还远远不能将“自我认知”和“带有目标感的服务需要”这两者结合起来。很多年轻人怀抱着非常不切实际的野心,幻想着一些带有浪漫色彩的职业,但这些职业跟他们的实际能力可能根本不沾边。比如,一个资质平平的高中体育生,梦想成为迈克尔·乔丹;一个业余的电影迷,幻想会成为下一个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一个高中校刊记者,认为自己可以当上一个大型电视网的主持人。
之所以这样,根源在于,当年轻人考虑未来选择什么样的工作时,只是考虑到职业表层的一些特征,比如:这份工作能给他们带来什么、看上去能不能抓住他们的兴趣、获得名声与财富的可能性,而没有考虑到他们想要努力达成什么,以及他们如何将自己的特殊才能应用到自我之外的世界上。
所以,作者认为,当今年轻人在通往目标之路上的最大障碍,是社会中无处不在的对急功近利思想的宣扬。借助电视和网络的普及,大众传媒向人们传播着迅速成名或致富的故事。当今最常见的电视节目形式就是各种竞赛,参加节目的普通年轻人可以在几分钟、几天,或者最多几周内就一跃成名,获得财富。颂扬“迅速见效”和“显耀成就”的流行文化,取代了诸如反思和内省这样的传统美德,而后者曾一度被当作人类发展和教育的基本道德准则。
但大众传媒展示的这种获取财富和快乐的捷径,只不过是好莱坞式的幻想罢了。生活中的任何成功,从世俗意义的到精神层面的,都需要持续的努力。持续时间更长久且让人感到更满足的成功,都需要对努力背后的目标有更深入的反思。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开启这种反思比较适合的时期就是青春期,在这一阶段,年轻人开始选择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青春是充满理想主义的时期——或者说至少应该如此。如果人生不是以充满理想主义的抱负作为开始,那在以后的人生征途中就很可能会步入荒芜。几个世纪以来,哲学家、心理学家以及其他对人类发展的密切观察者都认同这一点。亚里士多德在两千年前曾这样描述: “他们充满希望,对生活充满期待,他们品格高尚,他们选择去做崇高的事情,而非出于私利考虑的事情,这就是年轻人的特点。”
但在今天这样一个高度竞争的世界里,年轻人的理想主义正在让位于一心只想获得物质回报的短期目标和对财务自由的渴望。
然而短期目标和渴望,如完成一个家庭作业、取得好成绩、被选拔为篮球队队员、参加大赛获得名次,这些每天都会来了又去。就适应当下情况而言,它们可能是必要的,并且年轻人可以在追求这些短期目标的过程中学到一些重要技能。但是,这些短期目标并不能决定未来的日程。急功近利的思维不能帮助年轻人确定一个他渴望的自我认同,即我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也无法带来一个让人可以投身于其中的备受鼓舞的目标,比如我的人生想要达成什么样的成就。短期目标可以让人跨越当下,而且在一些时候也是必要的,但却不可能产生那种让人有持久满足的前进动力。
成年人可能认为关注这些短期目标和渴望是最符合他们利益的,但到了最后,我们就会发现,如果把全部关注点都放在这些东西上,只会徒增年轻人的矛盾心理、疏离感和愤世嫉俗。然而,我们总是试图把自己的关注和目标强加给他们,而不是鼓励年轻人去追求能激励和鼓舞他们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