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日渐加大,但娱乐时间却是越来越少,这些复杂的社会因素导致焦虑、消极的情绪如野草般蔓生,抑郁症这一心理疾病在普通人群中也越来越常见。
抑郁症(depression),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临床可见心境低落、情绪消沉、自卑抑郁和悲观厌世,部分患者甚至会有自杀企图或行为。更重要的是,目前治疗抑郁症的药物疗效十分有限,而且往往有严重的副作用。
关于 PHQ-9 抑郁症筛查量表
PHQ-9 量表,是一个简单、有效的抑郁障碍自评量表,在抑郁症诊断的辅助和严重程度评估方面具有良好的可信度,根据近两周的情况回答 9 个问题,每个问题都有「没有」、「有几天」、「一半以上时间」、「几乎天天」,这四个选项,分别对应 0、1、2、3 分,所有分数相加。
总分在 0-4 分,则没有抑郁症(注意自我保重);
总分在 5-9 分,可能有轻微抑郁症(建议咨询心理医生或心理医学工作者);
总分在 10-14 分,可能有中度抑郁症(最好咨询心理医生或心理医学工作者);
总分在 15-19 分,可能有中重度抑郁症(建议咨询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
总分在 20-27 分,可能有重度抑郁症(一定要看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
你的得分是多少?
关于社交媒体的使用与患抑郁症风险的研究
近年来,智能手机的普及,让社交媒体的使用时间大大提升。有研究表明,社交媒体的使用与患抑郁症的风险有关,尤其是在儿童和年轻人中。
近日一研究通过对超过 5000 名成年人抑郁症筛查发现,在首次筛查时报告使用 Snapchat(一款照片分享应用)、Facebook(世界最大社交媒体)或 TikTok(抖音海外版)的没有抑郁症的人,更可能在后续筛查中抑郁症水平升高。
这项研究提醒了我们,使用社交媒体,与抑郁症状恶化之间存在关联。
关于抑郁症的几条真相
01
抑郁是病,不是矫情
电影《薇罗妮决定去死》中,二十多岁、金发漂亮的薇罗尼卡,有着看似完美的生活,很好的工作,不错的薪水,却对一切都没有兴趣,不抱希望:
她一次又一次想要吞药自杀,有跳楼的冲动,也会去偷药片吞食,有一天,她终于决定去死......
这就是抑郁症,没经历过的人,很难体会到其中的折磨和痛苦。
抑郁被称为“心灵的感冒”,离我们每个人比你想象中更近。
全球共有4亿抑郁患者,每年大约有100万人因为抑郁而自杀
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人类第二大疾病
在中国,在你身边,每13个人当中,就有1个人抑郁……
抑郁是一种疾病,从医学角度讲,抑郁者头脑中的“多巴胺”分泌不足,少了这种“快乐因子”,人会变得不开心、疲惫、健忘,开始思考活着的意义和价值。
虽然因为抑郁症逝去的生命已经足够多,然而遗憾的是,即便在今天,抑郁仍然没有像其他身体疾病一样被正视。
有时候,当你好不容易鼓足勇气说出来,得到的不是理解,而是旁人异样的眼光,觉得你太矫情、玻璃心、精神不正常……
也有的时候,你会收到身边的人惯例式的安慰:“别想太多”、“看开点”、“你只是心情不好”……
而更多的时候,就连你自己也不理解这件事,恐慌自责、不敢求助:
“我太脆弱了,为什么我总是不开心,为什么就不能像别人那样乐观积极起来……”
你打心底知道,这次,并不是一件“过几天就好了”的事情。
02
“我有抑郁症,所以就去死一死”
抑郁是条黑狗,它会在你不经意间乘虚而入。
从刚开始你以为只是“我不快乐”,到渐渐被吞噬掉全部活力。
2012年,一名90后微博用户走饭,编辑好最后一条“遗言”,放弃了和抑郁症的抗争:
“我有抑郁症,所以就去死一死,没什么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必在意我的离开,拜拜啦。”
云淡风轻的“死一死”背后,是难以言说的孤独和痛苦,一条微博写着:
多少抑郁在刚刚发生的时候,只是渴望被理解、被看见,却因为外界压力、自己不敢正视,在努力伪装成一副“我很好”的样子中,最终酿成惨剧。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有难过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有抑郁情绪。
但抑郁症并不是“早上出门丢了100块钱”这样短暂的难过,它是一种持续低落的状态,甚至连你曾经很想做的事情,都失去了兴趣。
如果我们一直轻视抑郁情绪的存在,负面情绪没有得到正确的疏解和引导, 就会大大增加演变为抑郁症的几率,由轻度抑郁发展为中度、甚至重度抑郁,在一个泥潭里越陷越深,甚至发生让人心痛的结局。
总的来说
这项研究提示了,社交媒体的使用与成年人的抑郁症症状增加有关,但目前还无法阐明这种关联的性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以了解社交媒体的使用是如何导致成年人抑郁症症状增加的。如果你患上了抑郁症也不要难过,抑郁不是你的错,你只是病了,在情况变得更糟糕之前,我们都应该拿出一点点面对的勇气,更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及时预防和改善,把“心理癌细胞”扼杀在摇篮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