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已经进入到诚意班最后一周的学习了,最后一篇《与王纯甫书》,这是一篇阳明先生责善王纯甫的文章。这篇责善的出现让我意识到自己的学习还没有落地,还在“学”的层面。
阳明先生说,只有当你遇到利害,经历变故,遭受屈辱的时候,你才能够看出一个人修行他到底是怎样的。如果你平时这种情况会愤怒,这个时候你不愤怒了,平时你忧惶失措,你不忧惶失措了。这才是功夫长了,这才是我们真正下工夫的地方。
昨天发生了两件事,我依旧是处于原有的愤怒和不满中,一个是走路时被后面推皮箱的人撞了一下,当下内心os:走路不看路的吗?没看到前面有人?内心有点愤怒,看都没看那个人,带个耳机也不知道她有没有说对不起,内心更是不满了。
第二件,昨天参加一场培训小组分享,还有2min我们还有三人未说,倒数第三个分享的时候还那么细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丝毫不顾还有两人未发言,最后把那两分钟都用掉了。当下就很生气,看都没看他,总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享受不顾他人,向来就很不满这样的人,内心还是充满了生气和愤怒。
只有经历事的时候才能看出自己修行怎么样!事实证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也曾试图劝说自己,但还是难以达到自洽,真正做到理解和体谅。
博仁老师在导读里说,“因为这些感受和体验全部来源于我们对事情的看法。我们的标准,我们的经验,我们由此可以真正的看到自己是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从而导致了这样的一个感受和成果。如果我们想要成果不同,我们就要改变或者调整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真正诚其意,正其心,这才是那个为学之要,为政之要。”
所以,还是转念吧,什么样的感受和体验是我对事情的看法,是我决定的,我想要什么成果,我就要承担起百分百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