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方式:通过自学先秦文学史,自选角度及重点,提交一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的,有自己风格的”先秦文学“讲义,要求字数5000字以上,史料部分可摘抄引用,其他部分须原创,31日前提交。
————————————————
《简介》
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诗歌的传诵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早在二三千年以前,诗歌就取得了十分辉煌的成就,《诗经》是这一标志的最好注脚,它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前十一世纪至前六世纪)大约五百年间的305篇作品。这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或按诗篇的大约数称“诗三百”,并没有“经”这个尊号。所谓《诗经》,是西汉时的儒家学者把它尊为经典以后的称谓,并沿用至今。
《诗经》成书于春秋时代,在305篇的作品中分为“风” “雅” “颂”三大类,《风》有十五国风,《雅》有《大雅》《小雅》,《颂》有《周颂》 《鲁颂》 《商颂》。
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划分,历史学者有各种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与诗的内容、用途有关,有人认为与来源、作用有关。大家趋于一致的意见,认为《诗经》的这种编排和分类,主要是按照音乐的特点来划分的。因为《诗经》中的诗篇当初都是有乐谱配唱的,曲调上有不同的特点,因而作了这样的归类。后来由于乐谱失传,仅留歌词,我们今天看到的不过是一部乐曲的歌词罢了。
另外,《诗经·小雅》中有六篇诗:《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虽有篇目,但无歌词,后人称为“笙诗”,可能是属于所谓“过门曲”之类。总之,现在《诗经》的篇目是311篇,实存诗305篇。
主要内容
一、“风”
《诗经》中的“风”,有多种解释,最普遍的认为是指“国风”,即指当时诸侯国所辖各地域的乐曲,实际上也就是指相对于当时周天子的京都而言的各地方的土乐,犹如我们现在所说的地方俗曲、各地方小调。
《诗经》中收有十五国风160篇诗作,分别是:周南11篇、召南14篇、邶(bèi)风19篇、鄘(yōng)风10篇、卫风10篇、王风10篇、郑风21篇、齐风11篇、魏风7篇、唐风12篇、秦风10篇、陈风10篇、桧风4篇(桧即“郐”kuài)、曹风4篇、豳(bīn)风7篇。
这十五国风所标的名称,有的是当时诸侯国的名称,有的则指的是地域名。之所以通称为国风,是因为“国”在古代与“域”通用,除指国家外,也指地区或方域。
《诗经》中收录的这十五国风的160篇作品,大部分是民歌。
二、“雅”
《诗经》中的“雅”,就是“正”的意思,“雅乐”就是“正乐”,是相对于地方乐而言的。当时把周天子建都的王城附近之乐称为正乐,是出于当时的尊王思想。而把“正乐”称“雅”,这是因为古代有所谓“雅言”的说法。“雅言”就是标准话、通行语的意思。当时各地方言不一,因此以王城附近的话为通行语,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标准话的意思。
“雅”又有“大雅”“小雅”之分,这应与它们产生的时代有关,“小雅”中的诗在时代上比“大雅”晚,风格上比较接近国风,可能是音乐上受到“风”诗的影响而有所变化,不同于旧的雅乐,因此才做了大、小雅的区分。大、小雅多数是贵族文人作品,也有一部分是民歌。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计105篇。
三、“颂”
《诗经》中的“颂”是祭神祭祖时用的歌舞曲,是赞美王侯的功德,把他们的功业祭告于神明之前。
古代祭神祭祖是王朝的大典,要载歌载舞,“颂”就是用于这种场合的一种舞乐。
“颂”之所以与“风”“雅”不同,主要是“颂诗”一般篇章较短、多数不押韵、不重叠,因此把“颂”划为一类,同时也有音乐特点不同的缘故。“颂”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计40篇。
后世影响
《诗经》是我国古代诗歌辉煌的开山之作,它对古代文学的发展,对我国后世诗歌有着巨大的影响。
《诗经》中以个人为主体的抒情发愤之作,为屈原所继承,在《楚词》可见端倪。建安诗人的慷慨之音,也是这种精神的直接继承,唐代的许多优秀诗人,都继承了“风雅”精神。例如白居易和新乐府诸家诗中表现的注重现实生活,关心人民疾苦的倾向,也是“风雅”精神的体现,而且这种精神在唐以后的创作中从宋代延伸到清末。
另外,《诗经》的“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中一直被继承和发展,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诗经》民歌重叠反复的形式,准确、形象、优美的语言,也被后世诗人、作家大量的吸取运用。《诗经》以它所表现出的深刻的社会内容和优美的艺术形式,吸引着后代文人重视民歌,向民歌学习。
《诗经》关注现实、抒发现实生活触发真情实感的创作态度,使其具有强烈深厚的艺术魅力,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座里程碑。
注:参考书《中国文学史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