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沈尹默(1883年~1971年6月1日),字中、秋明,号君墨,别号鬼谷子。祖籍浙江湖州,1883年生于陕西兴安府汉阴厅〈今陕西安康市汉阴县城关镇民主街〉,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教育家。早年留学日本,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北平大学校长、辅仁大学教授,《新青年》杂志编委。
与兄长沈士远、弟沈兼士合称“北大三沈”。他以书法闻名,民国初年,书坛就有“南沈北于”之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书坛有“南沈北吴”之说。与李志敏合称“北大书法史两巨匠”,著名文学家徐平羽先生,谓沈老之书法艺术成就,“超越元、明、清,直入宋四家而无愧”。
已故全国文物鉴定小组组长谢稚柳教授认为:“数百年来,书家林立,盖无人出其右者”。已故台北师大教授、国文研究所所长林尹先生赞沈老书法“米元章(米芾)以下”。书法与于右任并称“南沈北于”、
解析:《三弦》是现代诗人沈尹默创作的散文诗。发表在1918年8月号的《新青年》杂志上。《三弦》以寥寥的几行字,刻划出和谐优美的意境。 全诗表达十分含蓄。从明丽的自然景色和破陋的人事景象的对照中,从宁静的环境气氛和跳动的三弦声音的映衬中,从老人被弦声吸引却抱头闷坐的神态中,表达了诗人对人世命运的感慨。
原文欣赏:
中午时候,火一样的太阳,没法去遮阑,让他直晒着长街上。静悄悄少人行路;只有悠悠风来,吹动路旁杨树。
谁家破大门里,半院子绿茸茸细草,都浮着闪闪的金光。旁边有一段低低土墙,挡住了个弹三弦的人,却不能隔断那三弦鼓荡的声浪。
门外坐着一个穿破衣裳的老年人,双手抱着头,他不声不响。
(选自1918年8月15日《新青年》第5卷第2号)
赏析:
诗的第一段是写景。情在景中隐现。一个夏日的中午,长街上直晒着“火一样的太阳”,它的炽热的光是“没法遮阑”的。诗人首先竭力渲染了“夏日炎炎似火烧”的境界。这境界太炽热了,遂引起人们的憎厌感与畏惧感。所以接着出现的情景是:静悄悄的街上,几乎看不见行人的影子,“只有悠悠风来,吹动路旁杨树”。一丝悠悠吹来的风,可以吹动路旁杨树,却不能给人带来真正渴求的清凉。这是一个多么郁闷的夏日的正午啊!诗人写的是自然氛围。自然景物的画面,背后总有诗人情绪隐藏着。很难说清其中的意思,但却可以使你体味到令人窒息的时代与人生的氛围。人无法抗拒自然命运的安排。
诗的第二段写景也写人,庭的院子,已经没有往日的繁华,只剩下院子里无人管理的绿茸茸的细草,还在烈日下浮着“闪闪的金光”。从那“破大门”来看,这个家已经走到由盛而衰的尽头。那个“低低土墙”挡住的弹三弦的人,或许就是这个家庭的主人吧。他是出于悠闲,抑或出于伤感,或者出于预卜未来的命运,弹着那副或许也陈旧了的三弦。对于这个情与境,读者只能去猜想,得到一个模糊的境界,很难有一个确定的答案。因为作者笔下那个弹三弦的人,就是一个被模糊化了的符号。一段土墙挡住了人的面影,却隔不断“那三弦鼓荡的声浪”。这似乎在告诉人们,这个人也有无限心事。他在破落的家里,毕竟还可以避却那当头的炎日,来感叹自己的身世或预卜自己的未来,无论哪种心境,他大约还是个有家可归的闲适者吧。
由此诗人转入了第三节。一段低低的土墙,呈现了两个世界。土墙之内,有三弦鼓荡的声浪阵阵传来;土墙之外,一个破衣烂裳的老人抱着头“不声不响”。一个有声,一个无声;一个弹着三弦,一个抱头独坐;一个预卜着命运的未来,一个痛苦于贫穷的现在。在夏日炎炎的背景之下,两幅图画,两种人生,两个世界,而中间相隔的,只是“一段低低土墙”。有家可居的闲适者和无家可归的老年人,被这土墙隔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中了。
诗人只在作品中描绘了图景本身,没有道出自己写这首诗的用意,而这种“无限胸中事,尽在不言中”的写法,更增加了诗的深深的蕴味。你去想象吧:社会不平的人道主义的感慨?人生命运无法把握的呻吟?人与人之间无法理解的距离感与隔膜感……足够了。诗人没有给你固定的思想,但总还给你一个具有一定轮廓的画面。过多的猜想,就会失之偏远了。
来源:孙玉石《中国现代诗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