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听:乡下的鸟声、蛙声、风吹芦苇莎莎声;
2.看:大自然的花红柳绿,五颜六色。
3.嗅:各种气味,只要健康有益的气味,比如煮玉米香、瓜香、柠檬香等
4.触:去摘黄瓜、摘青椒
(顺便这个时候告诉他:“小黄瓜🥒是怎么出生的?和人类有何不同?”)
(“高宝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黄瓜是籽播种泥土里,长出秧苗,再渐渐长高、爬藤、开花、结的果呀”)
去看地里的西瓜、番茄一天天的变样,长个儿~
“看,番茄会渐渐变红,有青、青带微红、全红,原来番茄随着一天天长熟,会变色的呀,全部变红色了,就完全熟了,可以吃啦。”)
(“它们的藤儿很嫩,要轻轻的摘果实,不然它会疼,会断了……”从小培养保护怜爱之心。)
感官全部打开。
【划重点】:完整的感官发育,真正的作用:是能为孩子以后的学习打基础,容易找到学习方法,同时拥有融会贯通的能力。
再告诉他:我们吃到的,都是农民伯伯辛勤耕耘的,花很多的心血,所以不能浪费。(节约)
再接着:肚子有货的话,不妨和他来一首《悯农》的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知识面被打开。活学活用。
孩子的兴趣也被提上来了,也更容易吸收。
看似无意,其实,全被装进了大脑🧠。
心理学上讲,3-5岁的小孩,大脑无意识接收,像海绵一样,全盘吸收。
而他会在不久的某一天,会突然翻出来,脱口而出。
(有耐心的话,可以带他一起挖土、种菜,浇水。他可开心啦!感觉自己也在培育一颗小生命。哪怕种一棵小草。)
5.外公钓回来的鱼,放盆里放水,让他捉鱼玩。(也是触觉感官的发展)
6.踩泥土,玩泥巴,(你们可能嫌脏。但是反过来说,太干净,怕弄脏,保护的很好的孩子,得不到很好的发展,性格也胆小怯懦。比如恐高,原因是感官中的平衡觉没发育好。)
7.找隔壁邻居小朋友去玩,孩子最需要玩伴,需要链接关系。不然孤独孤僻,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