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365天,而我能陪你的时间寥寥无几,但庆幸,无论相隔多远,你都会以你的方式默默着关心着我,爱护着我,虽然无言,但也慢慢懂得……
01
看着朋友给自己的妈妈视频,聊着最近的状况和趣闻,时不时的撒个小娇,心里顿时低落很多。
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温馨场景,却让我觉得即使我踮起脚尖也无法触及,它离我很近但我就是触摸不到。
好久没给家里人通过电话,不是不想,而是不敢面对寒暄过后的无止尽的尬聊。
“吃饭了吗?”
“吃的什么?”
“家里怎么样?”
“最近还忙不?”
……
我曾问过自己很多次,为什么我不能跟父母什么都聊呢?就像与朋友谈心一样,或者像与情侣一样撒娇卖萌?
是不会还是不爱?
从小与父母聊的最多的就是学习,除了学习以外好像就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他们的早出晚归,我们的晚出早归,时间上总是差那么一点点,而就这一点点的积累慢慢地拉开了我们的距离。
跟父母交流要有所保留,情绪要有所压制,关爱要有所克制,一旦习惯,就成了自然而然,就会忘记其实可以不用这样。
这让我觉得与父母之间只不过是存在血缘关系的一种称呼,亲近中透露着疏远,疏远中伴随着牵挂。
爱还是不爱?这个问题在小时候困惑了我很久。那个时候家里的大人总会跟我开玩笑说,自己是捡来的,地点情形都描述着很逼真,让我不得不信以为真。
父母不会像其他小朋友的父母那样,亲自己的孩子,逗自己的孩子,因为自己是捡来的,所以他们才不会那样做。
02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父母的聚少离多,亲情的感触却越来越多。
每次回家都会做我喜欢吃的食物,储备很多的水果,提前洗好睡衣,晒好被子……
印象最深的是有次发烧咳嗽难忍,自己去医院看病,爸爸知道后便赶过去陪我,排队、挂号、问路、做检查、拿药……
那一刻我觉得我还是个小孩,不用考虑太多,只要跟着大人走就好,很安心也很放心。
恍惚间让我记起姑姑她们总是拿鸡腿调侃我的事,她们说我之所以胖都是因为在我很小的时候,爸爸会把一天挣得钱的一半给我买鸡腿吃,每天都是如此。每次听完我都会埋怨几句为什么这样养着我,但是心里暖暖的。
这是他们对我的爱护,不如他人那般亲昵与明显,但如涓涓流水,源远流长。他们虽然不会表达爱,但也在尽力做好父母的角色。
对于现在的尬聊,我会慢慢释怀,小时候需要关爱,总是把不好的放大,长大后,明白了生活之苦,就会把好的放大,其实这份爱从未减少过,只是自己所处的阶段不同,感知便不同。
没有亲昵不是不想,而是为了给我们提供给更好的生活保障,尬聊不是不爱,而是相比语言更想默默的陪伴。
03
想起朋友跟我说他有次回家陪母亲包饺子的经历,母亲坐在桌子中央麻利地赶皮儿,他挨着母亲坐在桌角包馅儿,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家长里短,无言时都默默地听着电视传来的声音。
他很享受这样的时光,虽然两人的话不多,但这种陪伴很舒服,让他忘却外面的烦恼,生活的压力,享受家人带给他的温暖和安心,就像回到小时候被父母保护着一样。
虽然他们容颜老去,身体不再矫健,但爱我们的心依旧如初。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模式跟他们本人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有的擅长通过言语表达出来,有的擅长通过生活琐事表现出来。
不管他们是否有学识,是否过的舒心,他们都会以自己的方式去爱着我们,他们不会宠你如公主,但可以爱你如生命,他们寡言不懂表达,但会用等待默默陪伴我们,即使他们爱的笨拙,爱的无言,但一直在努力成为最好的父母。
今年是小年,如果还没回家的你,记得给家里打个电话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