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养生、心理学

这几年学唱歌、学心理学,从未想过两者之间会有什么联系。之前唱歌一直都是很卖力的唱,认为唱歌只是嘴唇、嗓子、腹部的事情,每次唱歌都是这几个器官努力的去发出声音。一堂课下来,嗓子嘶哑,人很疲惫,声音也很难听。

今年以来,和老师的几次交流当中,听到老师这样说:气息要下沉,下沉到类似于婴儿的状态,婴儿的气息是真正在腹部、在丹田的,但是人越长大,气息就慢慢往上走,到胸腔甚至头部。老年人之所以气喘气短是因为气息往上走了,沉不到腹部。人之所以不冷静,也是因为气息往上冲的原故,当人能把气息降至丹田时,人会更平和、冷静。所以唱歌练气息,练的是让人回归生命的本真状态,是很好的养生方法。

老师还说:唱歌时要感受身体,是全身在唱歌。唱歌是唱给自己听的,不是唱给别人听的,要在自己的感受当中。

突然发现自己学的不仅仅是唱歌、养生,学的还是心理学、是人生哲理。

这几年学心理学,做心理咨询,其实都是要把人从情绪中带出来,使其可以处于一种放松、看见自己的感受、与自己的身体有一份链接的状态,这样才可以从执念、受苦中走出来,走向平和宁静的本质当中。

近两次唱歌时,有意下沉气息,感受自己的身体,感觉全身的每个细胞都在参与唱歌。就发现唱歌的状态与往日有不同。往日唱歌好像是努力的在抓取,努力的要去表现。今天唱歌,感觉人更稳了,没有了抓取和表现,只是在自然的流出、平静的呈现。课程结束后,发现胸腔直至腹部气息非常顺畅,和听冥想有异曲同工之效。

再一次感慨:大道至简,(万事万物)大道也相通。



                          2025.3.30音乐课后有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