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作为一个胸怀抱负的知识青年,我可不满意于仅仅做些针头线脑的活计,我还应该为乡亲们做更多的事,做知青该做的事。很快,这个活计就被我找到了。
快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备年货、做年食,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写春联。春联儿展示着新年的红火,祈盼着来年的吉祥,所以家家都会派个可靠的人,拿着刚做好的年食,去请求写得一手好字的文化人,为自己家写好漂漂亮亮的春联。那一年,我也帮助干妈家去邻村的民办教师家求回了春联。看着求春联的人排着队等候,民办教师忙得不可开交的样子,我的心里有了主意,我对干妈说:“我也要练字,明年我要包下全村的春联。”
干妈听了很高兴,“你身体弱,地里的农活干不动,写春联这个活儿算你找对了,明天就让你叔趁槐柏街赶集,买些纸和笔,腾出热炕头供你练字。”
写大字必须笔杆拿正,身子坐端,在炕头写字我还得先从盘腿练起。可是盘腿儿对我来说挺有难度,眼看着干妈坐在热炕上,一边做着针线活儿,一边与我谝杆子,一坐就是大半天,轻轻松松很享受。而我盘腿坐连吃一顿饭的功夫都坚持不下来,看来这盘腿儿的童子功一时半会也练不出来,再加上四个顽皮的弟弟打打闹闹没有消停的时候,干扰太大,于是我干脆走为上策,离开了干妈家的热炕头,又回到了我的知青小窑里。
我住的是蒙西运家的偏窑,窑洞里有一张简易的桌子和长条凳,但坐在上面练字总觉着高矮不合适。这时我的目光落在了窑洞里放着的一口大棺材上,这口棺材是房东为老人准备的,家里每次来了亲戚朋友,房东都要展示这个漂亮的大棺材,以表达孝敬之心。我端详着这口大棺材:黑漆面上画着漂亮的莲花,油光发亮,简直就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哇,这棺材可不就是为我准备的豪华写字台吗?”从此以后,我就开始站在棺材前练习书法,又抗冻又提气,别提有多美气了。
练字没有字帖,我就从大队部找来一些报纸,从文章的标题开始练习。在这个寒窑里,我趴在棺材上一写就是一整天,三九寒天,脚冻麻木了,手冻红肿了,也不肯停歇。到了夏天,跳蚤、蚊虫叮咬,皮肤过敏流黄水,也不理会。我沉浸在写字中,甚至有了走火入魔的感觉,晚上睡觉也用手指在肚皮上练习一阵子,细心琢磨着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因为目标明确,动力十足,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写字进步很快。看来,这一个春节我就可以为乡亲们写春联了!
终于,春节在凛冽的寒风和简朴而又热烈的年味儿中很快来到。这年的腊月二十九一大早,我早早就把自己精心创作的两副对联贴在了房东大门的两侧。大门上的春联为"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进村入户领略黄土高原古文明,”横批是“欢度春节”。窑门上的春联是“听毛主席的话扎根洛川闹革命、当杨柳渠的人不回北京过春节”,横批是“矢志不移”。看着自己稍显稚嫩,但却端庄大气的毛笔字,我竟然似乎看到了父母的影子,看到了父亲那方方正正的楷书、母亲那娟秀端庄的小楷。原来,我在书法上的飞快进步不光因为有目标有动力,也有父母的遗传基因。我为自己的韧劲儿和灵气儿产生了那么一点点的自豪,我夸自己:进步好快哟!
“哎呀,谁家这么早就把春联贴上了?唉,你别说,这字还写的挺美的!”不知不觉间,我的院门前围了许多乡亲,当得知是我写的春联儿时,老支书赞许之际又笑嘻嘻地说:“瓜女子,咱们这里是月尽(腊月的最后一天),也就是除夕,吃了早饭以后才贴春联,你贴早了!”
女知青写春联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一发而不可收拾。先是本村和邻村,后来,十里八村的乡亲们都来上门来求我写春联。我这对联也就一直写了下去,在村里为农民写,后来到县城的广场上为居民写,插队时写,工作了还写,这一写就写了20年,几千幅对联。直到我调回北京为止。
写对联的时间长了,我发现春节前夕大家置办年货都很忙,不少人前来要春联都是忙着来,忙着走。更有着急的,比如长合的同学吉秦文,他总是在除夕来求对联。而我也忙呀,又要为猪头褪毛,又要准备年夜饭,孩子还在锅台边又哭又闹,把我忙的狼狈不堪。
于是,为了不耽误乡亲们的时间,也不影响自己过年。每年春节前,我就早早买来500张一刀的红纸,还有一些绿纸、黄纸或白纸,按照当地的风俗,写好大门上、屋门上、粮食囤、牲口圈、柴垛上、大树上,各种规格、多种颜色的春联,什么“槽头兴旺”、“春风满园”,什么“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天高悬日月、地厚载山川”等等。写的时间长了,我也渐渐弄明白了一些写对联的“讲究”,若有老人去世,当年贴的春联应该是用白纸,第二年用黄纸,第三年才用红纸。而绿纸,我也只用来写些“身卧佛地"、“细水长流”、“满园春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等的小幅春联搭配颜色。乡亲们见此都说,“咱村的北京知青成写起对联来有板有眼、有讲究,比咱土生土长的洛川人还懂行!”
这些春联写好后都攒起来,放在一个大箩筐里,等到有人来求时便能按照需求随时拿出来。
当我开始练字时,我也没想到,练大字写春联不仅解了乡亲们的急,丰富了我的生活,实现了我为乡亲们做实事的愿望,它甚至还改变了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