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一直在继续,只是速度慢下来许多。可能天气一天天的冷了,希望有更多的物品环绕才能获得安全感?加之最近疫情的反复,也动摇了我清理库存的想法,很多东西还是得适当的储备,才能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
这段时间陆续添置了一些物品。米面油,可存放的菜和肉,卷纸,猫粮,给女儿买了篮球和排球,因为她计算老是出错,买了一本计算训练册,买了她们老师推荐的《六神磊磊读唐诗》,在唯品会上给自己买了两件毛衣,一件卫衣。然后因为总是见不到太阳,洗的衣服老是干不了,又购进了一台烘干机。因为最近孩子学校不时的需要打印一些资料,想要购进一台打印机,终于还是按捺下了。
舍弃了一双几年前买的高跟鞋。鞋子完好无缺,但我已经好几年不穿高跟了,以后也不会再穿。一旦习惯了舒适的平跟和坡跟,就再也受不了那细高跟了。年岁渐长,取悦自己,舒适最重要。
舍弃了女儿的一双毛皮鞋。这双鞋子买了就没穿几次,然后天气暖和了,到第二年,已经小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还真犯过不少这样的错误。一时冲动买的衣服鞋子,总是穿不了两次就不能穿了。在清理的时候,真的是心痛,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现在越来越理解当年妈妈帮着带孩子时经常念叨的:孩子的衣服不要买太多,有两套就够了。很多的道理,只有自己走过才能理解。
收拾了这个秋天一次也没穿过的几件毛衣外套。样式是喜欢的,但穿的久了,有些起球,好几次穿上出门前又换下,一直下不定决心。前两天喜马拉雅听书,被主播的一句话触发了:衣服除了保暖,也是美的需要。一件衣服穿上应该是舒适并且喜悦的,如果穿上它让你感觉不安或者羞愧,让你想往后躲,那就应该果断的换掉。
在我断舍离实施过程中,老徐一开始并不支持。他跟我一样,经历过困苦的日子,任何物品都不愿意舍弃,总觉得可能用到。最近也慢慢改变了,因为丢弃了那么多,也并没有缺少什么。之前厨房有一把刮子,用的久了,怎么也洗不干净,我好几次狠心想丢掉。他不同意,说总的有了替换的,再丢嘛。我说没事,丢了再买一个就是了。旧的丢了,新的一直没有买,我发现用水果刀削水果皮、去土豆皮也挺放好的嘛。如果真得需要,买一个也就几块钱,换来的是每天的好心情,何乐而不为呢?
最近舍弃:衣服3件,鞋子两双。合计舍弃物品:59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