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讲述了两只兔子的故事。
一天晚上临睡前,小兔子想出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证明自己有多爱大兔子,但总是略逊一筹。
一直到最后,小兔子想出了自己的终极答案:“我爱你,从这里到月亮那么远。”然后就睡着了。大兔子看着熟睡的小兔子说:“我爱你,从这里一直到月亮,再从月亮回到我这里那么多。”
讲述这样一个充满了爱意的故事,我想没有一个家长和孩子会安静地只是坐在那里讲故事而什么都不做的。
通常讲着讲着,孩子就会忍不住模仿小兔子的行为,开始对自己的大兔子表达爱意了。而大人们自然也会积极配合,并由衷地认为,故事的最后一句,正是家长们最想对孩子说的。
在传统的中国家庭,大人总是羞于表达爱。即便父子之间有很深的感情,他们也不会用语言表达出来。总是会将爱的情感深埋心底。而用行动来表现。
就像我们中学时学过的朱自清的《背影》,就是通过这种行为来表现父亲对儿子的深情。由于父亲与孩子相聚太少,知道孩子要离开家去往北京时,父亲拖着不便的腿脚,去给孩子买了一兜橘子。作者捕捉到了许多细节,描写得非常细致感人。
“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悲怆、感慨和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即使因为祖母的关系对父亲有诸多怨言,但看到父亲蹒跚着买橘子的情形也不禁泪流满面。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等到父亲买了橘子回来放在他的紫色大衣上,一步一回头的离开。想着父亲的关怀和短暂的离别,不仅又流下眼泪。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不善于语言表达,但他们把对方的爱融化在了行动上,在字里行间里能读出深深的父子情深。
东西方人的性格不同,表达爱的方式也不一样,你可以将爱大声说出来,你也可以默默地为对方付出。这都是感情最真挚的流露,没有优劣好坏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