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原文拆页
主题:“Excel11”的基础使用方法
选自:《丰田一页纸极简思考法》
“Excel11”的基础使用方法
1.制作框架
首先拿出绿色笔画框架。
框架通常用A5纸或者B5笔记本,竖向画起。它的基础就是8个空格。当然不一定必须是8个格,根据你要总结的信息量,可以是16个、32个或64个。
不过,当空格数量较少时,注意不要将表格画的太大。因为从心理角度来说,小的表格空格更易填写。
如果空格过大,能记下很多内容,对于不擅长“总结”的人来说,将更加不好填写。所以为了练习总结能力,我们应当尽量缩小空格面积。
2.写日期和主题
框架画好之后,在左上角第1个空格里填写日期。
写日期是为了日后回顾资料时更加方便。
日期填好之后,接下来填写主题。
比如写企划案时,你的主题可以是“企划的卖点是什么?”“应该体现出什么信息?”,等等;如果是出差报告的话,你的主题可以是“出差时都做了些什么?”“出差的成果?”,等等。
目的不同,主题也不同。主题确定了,目的也就明确了。
3.关键词填空
接下来要使用蓝色笔,根据主题填写答案,将想到的关键词,全部填入空格内。使用蓝色笔书写这一动作就是“整理信息”的过程。
原则是一个空格中只填一个关键词。从时间角度来说一次90秒到3分钟。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设下限制,可以提高整理思维的注意力。
刚才我也讲过,你可以填短句,但是根据我的经验来说,越想要总结,花费的时间反而越多。
用蓝色笔书写这一过程相当于整理信息,所以重要的不是量,而是质。给关键词排序以及判断关键词的必要性是下一步,既用红色笔书写,在这一步中我们只需机械地填写即可。
4.以整理过的信息为基础整理思考
填写完关键词之后,下一步是整理思考。接下来要换成红色笔书写(换颜色是为了提醒自己换步骤了)。
一边看自己写出的关键词,一边思考“这一点中最重要的三件事情是什么”“按照重要程度应如何排序”“按照时间应如何排序”,等等。
然后写下你的答案。为了提高注意力,这里也要尽量缩短时间(1~3分钟)。
比如,对于“这一点中最重要的三件事是什么”这一问题,我们只需将回答用红色笔圈起来。对于“按照重要程度应如何排序”这一问题,我们只需用红色笔对关键词进行标号即可。
所提的问题需要根据主题进行改变。
【I】重述原文
what(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一页纸笔记中“Excel11”的基础使用方法。
Why(为什么这么做,这么做有什么好处,不这么做有什么坏处)
也许你还不能理解Excel1的思考整理法的效果,但是当你需要书写某些文字,却不知从何写起时,Excel1一定能派上巨大用场。
使用Excel1的基础使用方法,是通过整理信息思维的一个技巧,也就是行动优先,这也体现书写非常重要,通过准备Excel1这一页纸就能让书写开始的更加顺畅。
不这么做的坏处在于,你会发现在制作资料之前或者是制作资料过程中遇到障碍时,就不能够很轻松的进行行动,甚至是也没有很好的思维整理体系。
how
具体的方法如下:
1.用绿色的笔画竖线制作框架。
在A5纸或者是B5笔记本上,从横线处向下竖向平均列画线,最小8格信息量,也可按照每8格为一个单位按需进行。
2.用绿色笔写日期和主题。
在左上角第1个空格填写日期和主题,主题用问句的方式,填写要解决的问题和想要达到什么目的。
3.用蓝色笔写关键词回答。
一个空格只填写一个关键词进行回答,设定时间控制在1.5—3分钟和空格填空的限制,可以提高整理思维的注意力。重质不重量。
4.用红色笔对关键词进行标注。
将答案排序后最重要的前三项,用红色的笔进行圈起来。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整理思考的过程。
【A1】激活经验
去年在和伙伴讨论项目的时候,曾经用一页纸画过相关的内容,但发现并没有很清晰的阐述相关的一些内容点。以至于伙伴觉得目标和内容不是他想要的,最终项目没有达成。
反思:
当时没有去用到Excel1的整理思路,并且从对方的角度出发,选出最重要的三个点,而且整理时也并没有很明晰的可视化用颜色进行分类。
【A2】规划应用
晚上9点做图解项目分配。
1.在B5本上用绿色笔进行16宫格制作框架。
2.在左上角写上3月15日,并且写图解目的为主题。
3.接下来用蓝色的笔进行答案的填写,时间在三分钟以内完成。
4.后面后面用红色的笔圈出前三项最重要的内容来进行改变。
奖惩:做到奖励美甲一次,做不到取消ipad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