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产生新知
陈大伟教授说:“有质量的议课需要以学论教,需要关注教学实践的真理具有境脉特征,需要关注不同对象的不同需求,需要以对话的方式展开,需要发挥教育想象力。”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几下几点:
(一)聚焦和指向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观课时“教师可以基于对自己负责、对同事负责的态度充分自由地观察和思考”。关课结束后,则要“有聚焦意识,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找出最有讨论价值的现象”。
往往我们在磨课的时候,会为了追寻一个理想的教学方案“多中求一”,但观课议课强调要通过对有价值问题的讨论,引发在场教师的思考,从而促进教师的改变和发展,为的是“一中求多”,实现教学上更多的可能性。议课讨论的时候要有聚焦意识,要专注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以期解决“今后在课堂上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使用问句做价值澄清
议课的时候,我们鼓励教师多用白描的方式还原课堂教学片段,不要轻易地做评判,要多用问句进行价值澄清。
因为在复杂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未必真正地了解授课教师,直接评判就有一种把自己当成专家的思想,不利于创造让彼此幸福成长的、“同在共行”的议课氛围。议课时多用提问的方式引导授课教师思考交流,在思考的过程中就产生了价值澄清,更有利于彼此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交流。
同时,多提问也能促进教师去想到更多教学上的可能性。“多样性奠定了创造的可能性”,教师在教学上有了更多的选择,更有利于教师选择最合适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活动。而且这也有助于教师养成自我提问的习惯,“通过自我提问促进自我对话,引起自我反思。”
(三)发挥想象力探讨新的教学可能
为了在议课中获得更好的成长,而不仅仅局限于某一堂课。我们就要明白“议课的任务不是追求单一的、权威的改进建议,而是讨论和揭示教学活动更多的发展可能性”。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教育想象力,既能满足不同课堂教学的需求,也为创设更理想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可能性。
(四)运用促进思考和对话的议课模型
目前议课活动中存在着不平等的话语关系。参与者之间的对话往往是单向输出,缺乏互动。
这样只有单向的信息分享和观点表达的对话方式并不是真正的对话,也难以产生真正的理解。
为了让人们实现有效对话,改变“这种单一的信息传递和观点表达”,我们要在议课活动中努力构筑起一种“学习共同体与对话模型”。
“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对话关系,倡导的是合作文化,探究文化和创新文化。”在这种对话关系中,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学习者,大家聚焦于课堂教学中的现象和事件,进行对话探讨,既能避免对授课教师过多的批评,又能帮助我们聚焦于真正有讨论价值的课堂教学活动,更能有效地促进彼此的进步和发展。
(五)议课的“三忌”
1.忌把自己当专家
2.忌给别人找毛病
3.忌不给对方留反驳的机会
俗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话是一门语言艺术,同样的话,表达方式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在议课活动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说话的语气,用真诚、委婉去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对话氛围,让真理在有效对话中得以出现,提高议课的效率。
二、议课初试
做中学,更能加深理解,促进认同。为了把读到的内容更好地运用到实践当中,在朱娟老师的提议下,我们观看了胡新颖老师的一堂化学课,围绕着“研究课堂提问的艺术”这一主题进行了议课。
在讨论交流的时候,大家就观察到的胡老师的课堂提问方式,发表了各自的看法。每个人的思考点不同,但各有可取之处,给了我很深的启发。结合着我们的研讨和我的思考,梳理出了以下几点“得”:
1.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应该聚焦于核心问题(一个或两个),由此而引领整堂课的学习探索。但因为核心问题往往比较大,在问题提出后,教师要通过设置若干个小问题,把大目标细化分解,从而让学生能够一步步地运用所学知识去探究解决问题。
2.问题的设置要具有连贯性。特别是为了解决大问题而分解出的小问题,一定要聚焦于解决核心问题。问题的设置还要有整体性,不可割裂。
3.提问时,要使用学生能听得懂的语言。提问要精准,直击核心。
4.可以使用追问的方法,引导学生一步步地逼近真相,得到概念。为了进行更有价值的追问,还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进行充分的预设,进行敏锐的观察与思考以及丰富的课堂经验积累等。
5.当设置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时,我们不一定非要得出统一的答案,但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参考答案,启发他们的思考。
6.我们在设置教学或者课堂提问时还要有一种跨学科思维。理科老师要展现自己的文化素养,文科老师也要运用理科老师的理性思维。这样我们不仅能在教学时提出指向核心问题的目标问题,又能通过科学的问题的设置对学生进行文化性、情感性、艺术性的引领,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7.在设置问题的时候,还要考虑到问题的难度以及覆盖面等,力求兼顾优生与后进生。
8.课堂上,不仅老师可以设置精彩的问题,学生也可以就自己的思考提出问题。由老师提问转向对学生提问的探究,以此引领课堂教学也是一个不错的思路。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观课议课也是一门艺术。虽然“技艺”难以完美,但通过我们积极的探索、思考,相信未来我们定会无限接近美好。尽管这次关于议课的尝试并不规范,也还有很多问题,但能够有一群尺码相同的人在一起,完成一件有价值、有意义的事,就已经很开心了。
202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