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妈妈在做家务方面,绝对是个能手,她从不主动使用洗衣机,因为觉得洗衣机清洗的不干净;她半个小时能做出一大桌子的饭菜,当然有很多时候,腐竹是不熟的;她在饭菜还没盛出来的时候就会大喊开饭啦;她在还没换衣服的时候,就冲着孩子们吼:快一点,我们要出去玩儿啦!
在她的影响下,我每天也处于一种高速运转的紧张状态下,总觉得自己很忙,总觉得自己有一大堆的事情还没有做……..
直到我看到了《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这本书,如醍醐灌顶般醒悟。
这本书的作者有两位,一位是塞德希尔·穆来纳森,是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位经济学教授。另一位是埃尔德·沙菲尔,是普林斯顿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作者发现长期的贫穷会让人进入一种稀缺心态,这种“稀缺心态”才是导致穷人更穷的根本原因,所以穷人想要摆脱贫穷,了解这种稀缺心态就非常必要。那什么是“稀缺”?它有哪些危害?就是这本书的所表述的重点。
一、什么是稀缺?
这里说的稀缺不是客观上的物质稀缺,而是说的一种稀缺心态。就像有件事马上就要到截止日期了,一个人就会产生急迫感。
二、稀缺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书中讲了稀缺会产生的四种效应:第一种是管窥效应;第二种是稀缺导致借用;第三种是稀缺导致没有空闲;第四点是稀缺导致带宽不足。
1、 管窥效应
管窥效应,就好像你通过一根管子看东西,这时候就只能看见管子里面的东西,管子外面有什么你都看不见,我们通常用这个词形容一个人目光短浅狭窄。
一旦我们面对稀缺,我们就更倾向于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看似很紧急的事情上面,这么一来,我们往往会忽视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那些能把我们从贫困中拉出来的最重要的事儿。
我一直以为自己在提升自己的能力,但是对自己的时间做了一段纪录之后,发现我想象中用于重要事件上的时间和我实际上用到这些事情上的时间有很大差距,我就陷入了和我妈妈同样的怪循环,看似每天很忙碌,但实际用来学习和输出的时间却并不多。成年人每天不得不做的事情本来就占据了大量的时间,稍微不注意,24小时也就从指缝中溜走了。
2、 稀缺导致借用
这里说到的借用不只是钱,忙碌的人在时间上也经常会借用。就比如说这周的工作没有做完要拖到下一周,下周的事再拖到下下周,这么一直拖会长期处在稀缺状态里。这种状态会让一个人彻底忽视其他能把自己解救出来的做法,比方说时间管理,比如说精力管理,比如说提高工作效率。长期来看,借用会让一个人更加匮乏。
3、 稀缺导致没有余闲
没有余闲就是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空间。
就这样反反复复地试验,直到你把箱子塞得满满的,这个时候你可能会说了,这样看起来好像会更加节约空间了吧?但是你知道这个过程耗费了多少精力和时间吗。穷人为什么感觉生活特别累,就是这种权衡的思维过程太多。
这是我的一个严重短板,自己之前并没有注意过,我每次在衣服收纳的时候,明明一件衣服已经很久没穿过了,但是舍不得扔掉。每次整理收纳之时就再拿出来比较一份,看起来自己很节俭,但是记录时间之后才发现,我用在这上面的时间和注意力着实惊人。这种思维看起来很高效,其实会让一个人产生大量的心智负担,这些负担会消耗注意力、消耗精力,进一步产生管窥效应,让你只注重眼前的事儿,而忽视了真正重要的事情。这样一想,真的让我毛骨悚然,这种权衡的思维实在消耗了我太多的精力和时间,我怎么可能还有丰富的注意力用在那些真正让自己成长的事情上呢?!
从这个角度来说,稀缺的本质就是没有余闲,余闲可能会让一个人的效率不是那么高,但是它带来的正向收益却是非常高的,它是一种奢侈的心理享受。一种让我们面对生活的琐事不需要权衡,犯了错误也无所谓的奢侈享受,这种享受对一个人的幸福感是至关重要的。就像梭罗说过,一个人的富有程度与他能舍弃之物的数量成正比。
4、 稀缺引发带宽不足
什么叫带宽呢?带宽是我们的计算能力、关注能力、决策能力、执行能力和抵制诱惑能力的统称。
这个带宽几乎支撑了我们各种各样的行为,我们用带宽去判断别人的面部表情,控制情感和冲动,我们用带宽读书、进行思考。如果带宽不足就会进入一种游离的迟钝状态。
一个人所要处理的事情越多,带宽的负担就会越重,这个时候就会产生精力不够用的情况。对于时间上的穷人来说,因为没有时间,需要关注的东西又太多,这样会导致带宽不足,大脑中反映的都是那些没有做完的、紧急的事儿,这样会一直处在一个很赶的状态,从而更容易出现错误的决定。最后又会觉得时间更加稀缺,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那些真正能让我们变得更好的事情,比如持续输入,坚持锻炼,即使短时间内成效不大,也应该坚持;而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占用的时间越少其实越好。坚持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真正值得我们坚持的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