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同学明天就要月考了,这可是件十分重要的事情,这么重要的事情发生在懒洋洋的八天长假之后,结果我真的不敢去想象。
看到一段文字,说假期才是拉开差距的黄金时间,想来应该很有道理。
旭同学的老师倒是希望这八天长假,能成为她们相互赶超的黄金期,月考成绩、排名小目标定得嗙嗙响,每个人都得“干掉”自己瞄准的“同学”。虽然这样的赶超形式,我心里并不太认可,但是竞争的意识势必要树立,这样想想也就无话可说了。
接触自媒体后,时常听到一个“原生家庭的影响力”概念,说有许多人的三观、生活习惯等等都是由原生家庭决定的;先不去论证那个问题,倒是这几天的同学群爬楼运动,让我认识到一点:同龄人之间的竞争也对此后的三观树立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
比如一位已经成为人民教师的同学,就直言不讳的描述当年,他是很认真的把年级学霸作为奋斗目标,苦心努力,他甚至到二十年后的今天,都能清楚记得当初自己考试成绩的排名!虽然没能最终战胜学霸,或者赶超到那个位置,但我相信他一定在这个努力的过程中成就了新的自我,这样的比较——竞争——超越的“杀伤力”,肯定比原生家庭的那种影响力强,尤其是我们这代人,受到同龄人的影响更是不少。
我的一位曾经的同桌,不禁在群里表达出对我的感谢,说我曾经的一些话或者小举动,深深的影响过她,所以她就连教育小孩的时候,都在心中模拟了一个“榜样”。我诧异于这份感谢,实在没有想到自己会影响到别人,而且是往正能量的方向,开玩笑让她标榜我为“天使牌”儿同桌,心里也很感动于她的感慨。
其实我自己又何尝不是受到各种各样身边正能量人的影响,不断磨炼自己的品性,不断修正自己的三观,已然与原生家庭的影响面积不相上下。
这几天,乐于码字回忆过往并且愿意分享于大家的同学多了起来,广祥老师笑谈,如果有人因为我们而受到影响愿意码字,那岂不是功德无量的一件好事儿;而且他觉得尤其作为教师这个身份,影响学生的不光光是授予的知识,还有更多品格和人格魅力的东西。
曾经和同事们讨论过“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的话题,看似与今天所想有着截然相反的矛盾之处,但是我始终认为,在学习这一块儿、在增长见识这方面,还是必须要有些比较的,没有比较就没有进步。
我不知道旭同学长大后,会不会记住关于明天这场月考的点滴,但是我想她肯定能记住关于竞争、关于拼搏、关于努力的这些小事情是如何“折磨”过她,而后她才真正的得到长大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