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心理育儿专家:苏珊施蒂费尔曼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孩子是一张白纸,纸上拥有什么样的色彩,取决于父母手中这本绘画的笔。
不难看出,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中,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孩子的思维模式也是由父母决定的。
但是,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有三大重要支柱支撑着孩子的一生。
1、无条件的爱
许多父母都觉得,很爱自己的孩子。
在父母内心深处,就算孩子犯了天大的错,父母最终会原谅孩子,这是因为,家永远都是孩子最后的港湾。
甚至有很多父母跟孩子断绝了关系,到最后还是把遗产留给孩子。
很多父母对孩子无条件的爱,却没有通过正确的方式来表达。
父母对孩子说的,往往都是威胁性的话。
比如:
“你要再这样,我就不爱你了。”
“你要再这样,我就不管你了”。
“你要再这样,我就把你送人了”。
这些话的背后,隐藏着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你要再这样,我就会怎么做。
什么是无条件的爱呢?
无条件的爱,是指父母对孩子的爱,没有交换、没有恐吓,也没有威胁。
只有这样无条件地爱孩子,孩子才会彻底的信任你,依赖你。
相反,拿交换的手段跟孩子谈条件,会让孩子更迷茫,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
2、价值感
价值感决定孩子飞多高!
一个孩子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两样东西,一个是“归属感”,另一个是“价值感”。
归属感是知道自己,被家人无条件的包容和接纳。
而价值感是让孩子有动力,成为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有抱负的人。
为人父母需要做的是,点燃孩子心中的价值感,而不是整天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比如:
当孩子做对一件事时,做为父母的你,不是说“做得很好,爸爸给你钱”,而是说“做得很好,这件事的意义是……”。
只有正确引导,孩子才能塑造出,一个又一个正确的行为,他自己的价值感才会得到提升。
孩子才会认为自己,是一个有能力,有自尊心,能善于掌握时间,能够自控的人。
3、终身成长的心态
就是所有你能看到的美好品德,它的背后就是终身成长型的思维方式。
一个人具有终身成长的心态,他会觉得每一次都是学习的机会。
即便做错了,也能从中学会些什么?毕竟人生路很长。
作为父母,对待孩子也一样。
你是希望孩子将来活得很累,活得整天要向别人证明自己。
还是希望他能从每件事情中,学到东西,轻松、愉悦地体验人生?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道路。
如果父母学会用,终身成长的心态,来面对一切,父母和孩子都会变得轻松很多。
陪孩子一起成长
做为家长一定要调整好心态。
首先要给孩子提供帮助,而不是不断地评判他。
其次要学会表扬孩子。
记住,一定要表扬他的过程和动机,而不是只表扬结果。
如果父母一看到孩子,做错事、遇到挫折,条件反射说:
“怎么搞的?怎么错的?为什么跟你说了很多遍都不会”,这就是太重视结果了。
最后是陪着孩子,做亲子阅读,讲故事,玩游戏。
父母只有学会和孩子一起成长,才会像大海里行驶的轮船,乘风破浪,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