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记得有一次,我在蛋糕店遇到一位妈妈和她3岁的儿子。
妈妈看起来很温柔,对孩子说话总是好声好气的。孩子也很乖巧,安静地坐着吃蛋糕。
过了一会儿,我看妈妈找不到纸巾给孩子擦嘴,便顺手递给她一张。
“你们家宝宝看起来很乖啊。”我这样说了一句。
结果妈妈笑着说,“他是挺乖的,就是太小气了,不爱分享……”
听到妈妈在一个陌生人面前,这样评价自己的孩子,我感到挺意外的,便向她解释说。
“不是孩子小气,是他现在还不太能理解什么是分享。等他再大一点,就会好起来的。”
没想到妈妈还是非常坚持孩子小气这件事,我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
后来我发现,这并不是特例。很多人在闲聊时,都喜欢这样介绍自己的孩子。
“我们家宝宝其他都挺乖的,就是不肯好好吃饭。“
“我们家乐乐很聪明的,就是太调皮了,管都管不住。”
虽然一开始,我们都会先夸夸孩子,但说着说着,就数落起他们的缺点来了。
好像在我们眼中,孩子的缺点永远比优点要多。
02
的确,养育孩子是一件非常辛苦和有难度的事。
不仅有忙不完的家务活,吃喝拉撒样样要操心,而且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们还常常跟我们对着干!
辛苦煮了一桌子菜,可孩子就是不肯多吃几口。
刚刚收拾好的玩具,一转身的功夫,又全扔到地上了。
明明什么都做不好,还非要帮忙,而且是帮倒忙。
相信看到这里,你一定也回想起自家宝宝各种不听话的场景了吧。
但这一切真的是孩子不“好”吗?
还是因为我们不够了解他,没能明白他行为背后真正的想法,所以才把他想“坏”了呢?
其实,很多看似不好的行为,比如扔东西,把玩具筐里的玩具倒出来,不愿意分享,看到长辈不打招呼,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没有好坏之分。
就连我们最不能容忍的发脾气、哭闹,也只是孩子在向我们释放信号。
“妈妈,我想你陪陪我。”
“妈妈,我想自己试试看。”
“妈妈,我搭不好积木很沮丧。”
可惜,我们常常读不到孩子的本意,只看到各种不被接受的行为。
于是便认为,孩子就是小气,任性,不听话。
仿佛这些缺点是长在他们身上的,永远改不掉。
如果我们能停下来,想想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如果我们能多给孩子一些机会,少设一些限制,也许你就能看清孩子真正的样子了。
03
就拿我2岁的儿子小样来说。
最近,他一看到我们泡奶粉,就吵着要自己来。如果我们不答应,他就赖在地上发脾气。
相信这样的事在很多家庭都上演过。
我是个心软的妈妈,不愿看到他这个样子,便问自己,
“他那么坚持要泡奶粉,是为什么呢?”
可能是想证明,他也能行。也可能是好奇,我们大人每天都在做的事,做起来到底是什么感觉。
这么一想,其实要求也不过分嘛。
我又问自己,“为什么不愿意让他帮忙呢?”
很简单,怕他做不好,把奶粉弄撒了,增加我的工作量。
但其实擦个地,帮他洗个手,顶多一分钟的时间,好像也不是很麻烦。
而且平时我总想着要培养他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性,这不就是最好的机会吗?
这么一想,忽然觉得不让他泡奶粉的自己,真是太傻了。
然而,真正让我意外的,是小样泡奶粉时的表现。
他不仅做的很认真,很小心,洒出来的量没有想象的那么多。
而且每一勺奶粉舀起来后,他竟然会学我们的样子把勺子刮平。
在我放奶粉盒的时候,他还默默拿来抹布,在地上擦洒出来的奶粉。
那一刻,我真的挺感动的。
如果我不给他机会自己泡奶粉,那这一切永远都不会发生。
他在我们大家眼里,就只是个无理取闹的固执小孩,绝不会是认真的,善于模仿的,负责任的小孩。
不仅如此,我还会妨碍小样的成长,让他觉得自己是不被信任的,什么事都做不好的。
04
所以说,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好,而是我们没有给他机会证明自己有多好。
当你觉得孩子不听话,想对他发脾气时,不妨停下来想一想,
“他为什么会这样,他想表达什么?”
也问一问自己,
“真的不能按他说的做吗?”
也许给孩子一个机会,你也能像我一样,发现孩子身上不曾看到过的闪光点,收获一份意外的惊喜。
最后,我想说的是,有人说我们朋友坏话时,我们尚且会仗义执言,“不可能,我了解他,他不是这样的人。”
我们对自己的孩子,难道连这点信任都没有吗?
孩子永远是好孩子,别总把他想“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