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是用来培养阅读能力的。回想中学时的语文课,一本书可以用一个学期,一篇课文要分析好几个课时,完全是只求阅读理解,不考虑阅读速度。如果说中学时期由于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不足,只能慢慢读,那么工作以后是不是不应该再停留在学生时代,需要改进一下阅读方法了?
正如作者克里斯蒂安·格吕宁在《 VISUAL READING(快速阅读)》一书“前言”中所写:只要方法得当,我们就能彻底摆脱周围环境的影响,随心所欲地进出属于自己的阅读国度。
——养成新的阅读习惯
先来做个简单的实验。
找一本书来,按照自己平常的阅读习惯连续读一分钟,让你的同伴仔细观察你的眼球运动轨迹。1分钟后,互换角色,换你来观察对方的眼球运动轨迹。
你会很吃惊。本以为阅读时的眼球运动轨迹应该是成行的一条平滑直线,不想实际上却是处于跳跃状态。
这种现象的原理是:当我们想要看清一个事物,眼球就必须停止跳动,停留聚焦到某一点上,像照相机一样调整焦距,生成清晰的图像。因此,大多数人阅读时的眼球跳动模式是:首先落到第一个词上,对焦读取信息,然后再跳到下一个词上,重新对焦读取信息,以此类推下去。阅读时的眼球运动轨迹如下图:
这种心里还要一直跟着默念的阅读方法被称为“逐字阅读”。初学语言的小学生用的就是这种阅读方法,这也正是阅读效率低的症结所在(你现在是不是就在用这种方法读这些文字?哈哈!被我发现了吧!)。
“逐字阅读”不仅拖慢了阅读速度、影响理解,还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科学研究指出,人类的思维速度至少可以达到600字/分钟,但是一般人的“逐字阅读”速度却只有150字/分钟左右,这多余的脑力就不自觉地去思考书本文字之外的内容了,所以看书时你才会经常走神儿。
我们不应该让朗读或是默读限制了阅读速度,而是要努力让阅读速度赶上大脑处理信息的速度。
阅读高手之所以能够达到常人难以想象的阅读速度,是因为他们不是把单个字词而是把语义单元作为最小单位。所谓语义单元,指的是由几个字词构成的、能够表达某个整体意思的词组或是短语。比如,普通读者会将“给我”、“一个”、“小苹果”分别作为最小单位,需要读取默念信息三次;而阅读高手则是把“给我一个小苹果”整个作为一个语义单元,只需要读取信息一次,而且不会在心中跟着默念,由此可见两种阅读方法的速度差距。
要成为阅读高手就必须改掉心里跟着默念的“逐字阅读”习惯,在阅读过程中快速识别出几个相互关联的字词,找出语义单元,并且将语义单元作为阅读的最小单位,逐渐养成新的阅读习惯。
——需要刻意练习的几个方法
人脑有上百亿个脑细胞,刚出生的时候,这些细胞之间没有形成树突,彼此没有信息传递。婴儿不断地吸收物质营养,并接受外界刺激,脑细胞之间就会渐渐长出越来越多的树突,这些树突相互连通,就形成了错综复杂的脑神经网络。换句话说,人类的学习过程从本质上就是不断地建立、强化新的脑细胞联系,扩大原有的神经网络规模的过程。脑神经之间建立了新的联系,就意味着我们学会了一种新的知识或是技能。
训练阅读能力也是同样的道理。只要克服惰性,迈出第一步,坚持使用正确的阅读方法,刻意练习,大脑中逐渐建立了新的神经树突联系,就会养成新的阅读习惯了。
这里介绍几种需要刻意练习的快速阅读训练方法。
1. 使用辅助阅读工具
我们大脑的生理机制会优先处理动态信息,所以眼球很容易被动态的事物所吸引。哪里有运动,哪里就会有注意力,可偏偏书本上的文字始终是静态的,读书之所以辛苦,就是因为它违背了人脑的自然机制。嗯,得有个法子破破——辅助阅读法。
首先,我们需要一支笔,将笔杆轻轻夹在食指和中指的第一个关节之间,一边移动手一边跟着笔尖的引导阅读。如果你曾经使用过这种方法,却没有达到理想的阅读效果,只能说明你的移动速度还不够快。
刚开始的几分钟里,或许你会觉得别扭,文本理解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都很正常。因为你使用“逐字阅读”的方法太久了,你的大脑还没有适应辅助阅读工具的介入。只要你把注意力集中在笔尖的移动轨迹和文章的内容上来,不适感就会逐渐消失,阅读就会变得更加流畅,理解文章也会变得更加轻松。
2. 3—2—1训练任务
这个训练任务要求反复阅读同一个段落文字。
首先,找出一段从未读过的段落,在保证理解的前提下使用辅助阅读法连续阅读3分钟。3分钟过后标记出阅读速度,并且复述主要内容,判断理解程度。
接着返回这个段落的开头,再读一遍。这次,使用2分钟的时间完成同样篇幅的阅读内容,相应地需要加快辅助工具移动速度。本次练习的重点在于速度,所以理解程度是次要的。在第三遍阅读之前,同样要复述一遍主要内容,测试自己的理解程度,判断第三遍阅读时需要重点把握的内容。
第三遍阅读需要在1分钟时间内完成,即阅读辅助工具的移动速度要达到第一遍的三倍。通过第三遍阅读和复述来找出理解和记忆的缺漏。这样阅读速度下,你会发现自己就没有时间在心里跟着默念了。
在进行第三遍阅读时,或许会造成理解上的障碍。但是随着刻意练习的时间越来越长,你的大脑会生成新的神经联系,逐渐适应快速阅读方法。
3. 2—2—2训练任务
找出一个你没有看过的段落,用辅助阅读法读2分钟。在关注阅读速度的同时,还必须保证理解程度。2分钟结束时,标记出结束的位置。
回到第一遍的开头,试着在2分钟的时间内阅读2倍于第一遍的篇幅,而且还要保证理解程度,不能囫囵吞枣。如果没能完成训练任务,请不断地重复这一步骤,直到在2分钟时间内顺利读完了规定篇幅内容。
最后,请再次回到开头,这次的阅读量是第一遍的3倍,时间同样还是2分钟,如果没能一次完成,请重复练习,直到完成。
“3—2—1训练任务”是定量训练,“2—2—2训练任务”则是定时训练。两种训练任务可以交替进行,但同一个训练任务时间不能少于三天,否则,会影响到训练效果。
4. 1000字/分钟训练
在完成了上述两个训练任务,就可以挑战更高的难度了。根据作者在培训班上的实践经验,“1000字/分钟训练”是最理想的练习速度,大多数学员在这个速度下进步最快效果也最为明显。
找出一个5000字左右的篇幅,加快辅助阅读工具移动速度,在5分钟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如果不能完成,请反复尝试。这是关上脑子里那张“小嘴巴”最为有效的方法。
5. 收尾练习
“收尾练习”放在每天阅读训练的最后进行。
拿出自己的“练习书”,翻到没有读过的地方。然后,用辅助阅读的方法开始阅读,注意保证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用秒表计时1分钟,结束时计算出阅读速度。紧接着再用1分钟来复述刚才读过的内容,估算理解程度,把这两项成绩记录到每日训练进度表中,千万不要忘记每天都要抽时间练习一下“收尾练习”啊。
要学会掌握一种新的技能,不仅要勇敢地走出心理舒适区,还要克服突破平台期。在同一水平上停滞不前的时候,我们会灰心丧气,抱怨自己的努力没有换回应有的回报,平台期持续时间太长,我们甚至会放弃努力。但平台期正是大脑建立新的神经联系的时候,我们能力从来都是在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之间交替前进的。
坚持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一定会有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