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构图的意义
前面两篇文章介绍了构图的分类及特点,现在我们来探讨一下构图深层次的意义。当一个场景引起你的共鸣,忍不住想拿手机拍摄记录时,首先问一下自己:让您产生触动的主体是什么,您想表达的思想情绪是什么,然后才是您想要通过怎样的构图框架来描述和表达。也就是说,所有的构图都是为您所想表达的主体和主题服务的,而不是单纯机械地套用构图进行拍摄——这就是构图深层次的意义及本质所在。
Δ几经台风摧残,而今风采依旧,那个艳阳天的下午,看到此树树干开裂枝头依然葱郁,内心不禁赞叹生命的倔强。拿起手机,尝试多个角度进行构图,最终拍下了此张照片:取其顶部枝丫,避开杂乱的建筑与人群,以蓝天白云为背景并适当留白,简洁画面而突出主体,枝丫形态构成对角线,增强视觉冲击力,更突显其顽强的生命力。
2构图如何服务主体和主题
(1)构图能引导观者的视觉停留顺序,让观者按照拍摄者的主观想法和秩序来欣赏画面内容。
(2)构图能使画面排除不相关因素的干扰,从而主次分明,主题鲜明。
(3)构图能让观者按照拍摄者的角度及意图去解读画面内容,从而传达拍摄者想表达的思想和情绪。
Δ左图是练习对焦时拍摄的,对着近处的根须进行对焦,远处景物落在景深之外而自然虚化,特别是树叶缝隙透过来的光会形成漂亮的梦幻光斑。小孩正好在附近骑车,同样的对焦手法,后期简单的二次构图和色调处理,于是就有了右图这张照片。照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两条清晰的榕树的根须,然后是一个小孩在骑车,最后是虚化的背景和光斑,整个画面充满了一种回忆的梦幻,仿佛自己梦回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3构图的其他补充说明
(1)非全身人像照片注意事项:手、脚尽量不要裁切,如需裁切请务必避开重要关节位置;环境中的线条尽量不要贯穿到人体的重要位置,比如头部、脖子、各重要关节位置等等。
Δ以上关键位置尽量不要裁切或让环境线条贯穿
(2)注意画面的轻重比例,尽量使画面保持平衡,主题就是想要表达不平衡感、冲击感的除外。
Δ此图右上角感觉明显偏重,所以通过左下角添加文字来实现画面平衡感。
(3)巧妙运用色彩搭配:对比色、互补色搭配冲击感强,同类色、邻近色搭配协调性好。
Δ参考此色相环,颜色距离越近越有协调感,距离越远对比越强烈。
(4)适当的运用对比元素也会给照片增色不少:大小对比、明暗对比、远近对比、冷暖对比、浓淡对比、虚实对比。
Δ上方的树叶背光,下方的树叶受光,天青蓝,云橙黄,明暗、冷暖形成对比,使得画面色彩明晰,有层次感和冲击力。
(5)画面中的点、线、形对主题情绪的影响:
点——在中心显守正、呆板,在上显上浮、轻盈,在下显下沉、稳重,散布显均衡、饱满。
线——横线显开阔、明朗,竖线显高耸、庄严,曲线显柔和、绵延。
形——正三角显稳定,倒三角形显摇摆,楔三角显动感,方形显稳重,圆形显紧凑,星形显发散。
(6)如何增加照片纵深感
Δ利用前后遮挡、纵向透视(近低远高)产生纵深感
Δ利用线性透视(近大远小)产生纵深感
Δ利用景深(近处清晰鲜艳,远处模糊暗淡)产生纵深感
4总结
构图不是千篇一律、一成不变的套用,也不是天马行空、肆意任为,只要您抓住其帮助更好的描述主体、表达主题情绪的本质,一切将变得自然而然、有章可循。新手刚开始可有意识的按照框架结合主题思想去思考构图,多看多练,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无意识构图的本能,看到触动心扉的场景,抓起手机,不用思考,咔嚓一下,就是能够表达自己想法的最优构图之一。另外,由于前期拍摄存在设备、环境、瞬间抓拍等不可控因素,构图上很难一次做到尽善尽美,因此通过后期软件旋转、裁切、变换来二次构图显得尤为重要。有位大师曾经说过,如果只给我一步操作来改善一张照片,那我会毫无疑问的选择二次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