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花开的声音一一读工作室《体察式作文集》

    4月19日晚,涪城区语文名师工作室领衔人谢首勇老师发来两本电子书,分别是《三年足迹》和《体察式作文集》,这两本书见证了工作室三年走过的历程,翻看它们,感慨良多。   

《体察式作文集》共收录了工作室 22 名成员的体察式作文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以及课堂中生成的学生作文,逾15万字,配有精美的上课图片,现场感很强。 

  翻看《体察式作文集》,发现体察式作文课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从教学设计看,每堂课都有活动。老师们各显其能,尽心营造体察氛围,精心创设体察情境。让学生眼观、耳闻、手摸、口尝、鼻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多才多艺的谢首勇老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吹奏陶笛,学生陶醉在悠扬的笛声中,才情迸发。黄红英老师把烧饼带进课堂,让作文课有滋有味。他们还把游戏带进课堂,传语游戏、击鼓传花、吹气球、吹乒乓球,摸盲盒、赠小红花都能触发学生的灵感。朝夕相处的师生,学校生活的日常都成为体察的重要资源。比如:疫情封校时纠结与狂欢,青春期的心理困惑,给老师过生日的感动,西餐劳动体验课......

二、这些作文设计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三年以来,谢首勇老师常常带着他的体察式作文《我是谁》外出讲学,胡玲凤老师的《摸盲盒》在市级活动中展示,谢旖老师的《送你一朵小红花》上了绵阳电视台,孙红梅老师的观察作文《写“活”故事中的他》参加了涪城教研室组织的公开课活动。周利波老师的《美妙的音乐之旅》,黄猛老师的《最美是你》,王雅丹老师的《就是要夸你》,孙红梅老师的《以外貌写性格》多次在协作体分享。这本书的课例还走进全国第八届教育行走“作文求真论坛”。老师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体察式作文的实践和探索中,学生以极大的兴趣去观察去体验。   

      在实践和反思中,谢首勇老师提出了体察式作文的四个原则:“活动性原则”“所设置的活动情景成为写作对象原则”,“所描绘的情景与体察相结合原则”,“注重细节原则”。形成以“三”为中心的课堂模式,即三次活动,三次写作。所有这些,使得体察式作文课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让这些作文设计可操作性极强。

三、从学生作文和课后反思看,学生非常享受这样新颖灵动的作文课。完全没有应试作文的假大空。正如导师兰兴华在序言中说的那样:“这本作品中的学生习作,不一定是精品,但篇篇都是真品。”老师们在课后反思中一致认为:“体察式作文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训练了学生的体察能力,学生写作更加注重细节。”学生蒋孜瑶写道:“我第一次深刻地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惊讶于文字和节奏的契合…”苟琼洁老师发现:“平时班上几个写作困难户也写了六七百字,写出了独特的感受,令我刮目相看。”文字鲜活:“土家饼放进嘴里一嚼,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吞下之后,嘴里还有余香,让人回味无穷。有的像猪八戒吃人生果一样,狼吞虎咽地吞下,有的吃完了还不忘吮吸手指,有人还不忘将包装里的饼渣也翻出来吃掉…”

描写传神:“随着音乐响起,一串清亮却空灵的声音将我们包围。只见老师的手指上下翻飞,高低起伏,像在跳一段优美的手指舞蹈……”

      体察式作文教学是如何提出来的?这本书是如何诞生的呢?

    当下,在教育越来越卷的今天,学生整日淹没在题海里,写不完的习题和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正在让学生变得厌学。学生因缺乏生活觉知,写出来的作文假大空, 写作正在成为师生的痛点和难点。

    一次,谢首勇老师在华东师大参加培训。活动中,周子房博士在写作教学中设计了活动体验,与会老师都兴趣盎然地参与其中……                 

    作为一个学养丰厚,写作造诣很高的作家型语文老师,这堂体验课让他灵光乍现,回去后把周博士设置的活动细化,在自己任教的班上了一堂活动式写作课,学生的写作热情一下子被点燃。这一发现让谢老师欣喜,他坚定地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旦学生有写的冲动,作文教学的其他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于是,在2021年工作室成立之初,谢老师果断地引领工作室全体成员,开启了体察式作文教学探索。 

      体察式作文的实质是把学生的作文和生活体验结合起来,把写作和育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真善美,享受生命的成长历程!

    工作室文学社孙红梅、王雅丹、黄红英、谢旖、谢丽诗、王立双,将老师们的教学设计,上课图片,上课生成的优秀作文,老师们的教学反思搜集起来。三年中多次修改,反复打磨,不断完善,结集成册。

      我们的探索并非尽善尽美,体察式作文也并非作文教学的唯一方法,但倘若能通过这本小册子抛砖引玉,给老师们的作文教学以启发,让更多的老师正视作文教学面临的困境,我们的工作就没有白做。同时,我们认为体察和阅读是作文教学的两翼,只有两翼并举,才能在写作的路上越飞越高,越走越远!

      在这本书的封底,新教育研究院院长、特级教师李镇西这样评价:体察式作文课例“以课堂活动为载体,创设生动有趣的写作情景,引导孩子们通过现场的观察和体验,生发出真情实感,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写作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这种体察式作文的教学方式很有意义,值得推荐。” 

    作文教学的水很深,但倘若老师带着热爱,倾听花开的声音,不断地去探索,去反思,引领学生去抒发,去感悟,是对生命最好的回馈,必能不断企及美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