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年中当时设立了一个小目标,这两年着手精读5-6本关于幸福主题的闲书,提升自己的思想,期待为人处事更为豁达。
《精力管理》逻辑脉络清晰,又有真实咨询案例作为补充,读起来非常感同深受。我在属于自己的时间上投了多大的精力?我如何真正管理好自己的精力资源?正逢2017年年末,看完这本书,越发觉得这个辞旧迎新的时候来了解此话题,并承诺实践运用,真是一个特别合适的契机。
以下是关于本书尤其是第二、三章中特别引发我共鸣的四个方面:
管理精力,是高效、健康与快乐的基础。
管理精力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帮助我们跳出单纯管理时间的陈旧思维,提醒我们去了解管理投入时间背后的精力。精力管理的来源是四种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方面---身体、情感、思想和精神。这四个方面,我通常只关注某一两个方面,例如身体的精力或思想,而对其他方面有所缺失。从这四个方面后一起来看,让我更系统更全面地在实践中去管理、提升我的精力,而非忽视这些因素之间的联动。
顺应消耗与恢复的节奏
作为一个多重角色的现代人,精力有时不能投入,我反观自己常常是不自觉地高估自己的精力水平,滥用精力,不懂得及时恢复。我们的精力就像一块蓄电池,有放电应也有充电的过程。如果是持续高压的单一放电模式,没有充电修复,就会导致精力衰竭。第二章里罗杰的案例与我们大多生活和工作在一线城市的人们何其相似,冰山以上看似一切美好,其背后的状态是生活单线化,长时间工作,极少休息,即便在家里也不停消耗自己的思想精力,没有恢复的时间,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缺乏关注情绪情感。身体上的,思想上的疲倦带来了情感和精神上的乏味。所以在如此纷繁复杂快节奏的时代更要提醒自己真正理解实践“张弛有度”,这是全情投入、维持机能和保持健康的关键。
养成习惯,做出真正的改变
作者说当你用意识去控制自己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会持久,而当你将你想做的,但可能需要去坚持的活动,形成程序化的习惯模式,形成一项仪式,就像刷牙一样这样的习惯能自动化进行时,才能保持长久。我非常认同这点,坚持了多年的快走,或引导小朋友坚持了2年多的阅读录音,在开始的时候也就是定了一个小目标,先完成1个月,接下来看第2个月,第3个月。。。首先定一个不是那么难以完成的小目标,容易形成成就感,从而帮助自己坚持下去,一次完成一项改变,量变引起质变,从而帮助自己的正向循环持续运转下去。
平衡压力和恢复精力在组织和团队层面有强大的力量
有时现实中冗长的会议如果强迫团队去适应,有些人能做到适应,而有些人却无法做到,但总的来说团队效能是达不到预期的,没有人能在连续长时间之后还能保持会议初始的敏感和专注。我很喜欢书中讲述的案例分享的“休息期间,整间公司都松弛下来。我们用压缩的时间讨论了更多议题,而且开会的过程也变得更加有趣。” 其实这和即使想塑造狼性文化的组织也不违背。现在市场环境瞬息万变,需要进攻,需要学习,需要创新,需要群体奋斗的精神,这些需要也是本书提的全情投入才能体现出来的,而平衡压力和恢复精力才能有全情投入,而更有可能性走得更实更深更远。
仅以此篇读书笔记提醒自己,学会用整体的,系统的角度考虑问题,将了解到的精力管理要点身体力行,反复实践。
愿原力与我同在!:)
鲁薇
2017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