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热衷自己做牛排,买肉(原切,不要买拼接肉)颇有些眼花缭乱: 什么肋眼、菲力、西冷、;什么M3, M5 , A1..... 广泛学习实践(的确有些费银子),结合自身体会记录如下, 省得过段时间不做自己又忘了(没办法, 忘性大)。
肋眼(Rib Eye),也叫眼肉牛排,算是最常见也最经典的牛排部位之一(具体是牛的哪个部位忘了,记得也没什么意义)。这个部位各方面都很均衡,肉质嫩度不错,油花分布细密均匀,稍微带有点筋,比菲力更具脂香。烹饪容易,煎老了也没有太大问题。价格亲民。
也许你还听过一款叫高大上的“战斧”牛排,其实就是带骨的肋眼牛排,同一个部位,带个把儿而已。
西冷(Sirloin),牛外脊,明显的标志就是带一条白色肉筋。韧度略大于肋眼,有嚼劲,且肉筋经过煎烤之后有非常浓郁的牛脂香味。烹饪难度略大,稍微有点厚度的建议用低温慢煮的烹饪方式来做。常规厚度或者薄切的,也尽量要控制在7成熟以下,不然有些咬不动,牛肉级别(稍后讲)特别高另当别论。牙口儿好且喜欢脂香的可选。价格比肋眼稍高,可接受。
菲力(Tenderloin),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牛里脊,算是整头牛中最不常用到的一块肌肉,不常运动,所以非常细嫩,但所谓的牛肉味和脂香味会稍欠。价格要比上面两个部位贵50%左右。
对于像我这样,喜欢口感嫩,少牛脂香味,纯瘦肉的人来说正好。一般人也多会给孩子买这种。注意不要煎老了。
牛小排(Short Rib),也叫牛仔骨,这个部位油脂多,看上去白花花的,美其名曰“雪花”,油脂多吃起来有些肥腻,但也有相当多的人喜欢。价格稍高。
上脑(Chuck),是脖子后面连接眼肉的部位,花纹漂亮,但由于筋比较多,所以嫩度可能会有所欠缺。上脑还有个问题,就是解冻后看起来会有点松散(菲力也有点儿这个问题),所以很多人还以为是买到拼接肉。这个部位价格便宜很多,可以做到西冷、眼肉价格的一半。但香味和嫩度大打折扣。
板腱(Top Blade Muscle),也叫嫩肩或者牡蛎肉。说是嫩肩,其实并不嫩, 因为肉虽然还不错但可惜中间长了条筋,处理很麻烦。如果你煎的熟度不够,筋根本咬不动; 如果你把筋都煎熟了,一般肉又被煎老了,肉咬不动了。没有亲自下手做过,据说要烤或煎之后,静置把中间的筋及周围的肉切出来,再煎至全熟。太麻烦了。价格倒是很美丽的。
说完部位,再说级别。
牛排等级主要有两大流派:澳洲牛排等级分为9级,从M1到M9,M9级为最高级别;日本牛排分A1至A5的分类法(最高级为A5)。当然还有美国牛肉、新西兰牛肉、中国国产牛等等不同分级体制。澳洲牛排一般从M3开始至M6为常见品级。
一般来说越高级别,脂肪和肉的比率越高,且“雪花”分布更平均。但是并不是油脂越高就一定更好吃,牛排的级别还要因牛肉的产地、饲养方式、部位、口味等不同因素而定。
鼓励大家勇于实践(备好银子),祝胃口好,吃嘛嘛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