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郑风·溱洧》:“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鬼市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地府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地府十殿到处张灯结彩,披红挂绿。随处可见龙灯、狮舞、高跷、花船,外加化了漂亮形状的鬼怪挤满了地府的大街小巷。一时间这地府十殿竟不见一点阴森恐怖,反倒似那人间元宵的灯市,热闹非凡。俗话说:三月三,小鬼撂青砖。这天,各殿小鬼都在过节,不会出关,桃枝鬼门自然也闭关一天。度朔山二位门神神荼与郁垒也能得闲逛逛鬼市。他俩一离岗,这天就是阴阳生死之间的界限守备最松的时候。
就像地府的小鬼爱逛元宵灯市,人间的魂魄在三月三这天会经受不了阴间的诱惑,趁着鬼门守备放松,纷纷到鬼市去游玩,他们有的游荡于街头巷尾观灯看戏;有的在酒楼茶肆喝酒听曲;有的趁机去望从未见过面的列祖列宗。
待到雄鸡报晓,鬼市收市时,大多数的游魂心满意足地回到各自的躯体。少数游魂乐而忘返,就留在阴间了。翌日,阳间一片哭声。那些魂魄不归的亲人请来和尚道士念经画符招魂。亲人撕心裂肺的呼喊及和尚道士的经文符咒能招回一些不贪玩的游魂,一些玩性大的在七天身体腐烂后,就长离人间了。近些年来,地府也意识到这种不合生死簿记载的死亡对阴阳两界的秩序影响很大。每年三月三鬼市过后也都积极核查各殿鬼怪身份,一旦发现是人间未亡之人的灵魂逗留,都会及时遣返。这几年,却是一个事故都没有发生。
今年的三月初三,一如往常。草长莺飞,柳绿花繁。溱水与洧水交汇的河边,一犁杏雨幽幽,三径桑云淡淡,万物萌动,春情勃发,河对面正在举行一年一度的消灾除邪的祓禊仪式。
人们已经穿上了春天的衣服,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去河里洗洗澡,坐在岸边上吹着风,唱着歌。少年祈晴手拿着一束芍药走在河岸上,一步一步,用双脚感受着柔软的青草,又突然停住。他在另一群人中看到一个手持兰花的姑娘,那姑娘自然也看着他。心领神会,二人走出人群,到稍远一点的河边相遇了。
女孩儿仰头,调皮地问:“你怎么不到那边的仪式会场上呢?那边的姑娘可多哟。”祈晴回答去过了。女孩又说:“再去一次嘛,陪我。”祈晴同意了。用那束芍药花换了姑娘的兰花和名字,叫离桃。
二人先到溱水,然后再到洧水,那祓禊仪式的场面又大又好玩,转眼到了戌初一刻一更天。女孩拉起祈晴的手:“往东走还有个好地方,你愿意去么?”看着篝火映红的离桃的脸,祈晴没有拒绝。二人一路向东,但脚下的路却透着陌生,不大一会儿,到了一颗大桃树下。女孩儿让祈晴闭眼。问了三遍“可以了么?”之后,祈晴睁开了眼,却什么也看不见。忽感离桃在他的双眼上轻轻吻了两下,再看眼前却是到处张灯结彩,披红挂绿。路上行人来来往往,像极了元宵灯市。
姑娘给祈晴一个灵犬的面具,自己则戴上了一只夜枭。祈晴一时还没弄明白什么情况,只任离桃拉着,穿行在如织人流中。离桃只是带着祈晴这里玩玩,那里逛逛。打发着时间。一直玩到了五更天,公鸡叫了第一声。
祈晴说:“都五更天了,该回了吧。”离桃说再呆一会。祈晴又提了两次,也都说要再呆一会。一直到夜市里不剩一人,二人才往回走。不一会儿走到一个大门前,远远看到两个人。却说这二位是谁?正是桃枝鬼门二位门神,神荼与郁垒。
郁垒早用天眼看了个明白,劈头盖脸呵斥道:“阳间魂魄为何在我地府逗留至此时?还不快快还魂。再晚怕是你家双亲要哭上一番了。”祈晴这才知道自己方才是到了鬼市。再见那离桃已经福了下去:“二位上神,人我已经找来了……”
原来这离桃不是三月三上鬼市玩的魂魄,而是两日前被外出的小鬼勾来的。一般被小鬼勾的魂,都会存在鬼门的老虎大黄的肚子里,等着家里人叫回去就行了。可偏偏这离桃姑娘无亲无故,没人叫魂,自然回不去。神荼郁垒二门神一来见姑娘可怜,二来确实她阳寿未尽。便让她趁着三月三,生死之界松动,去阳间勾个人来。未亡之人灵魂临时来地府,不过奈何桥,不喝孟婆汤,还阳之后还能记得地府见闻,便可以帮她叫魂……
刚梦到这儿,祈晴猛然睁开眼睛,透窗看到东边刚擦亮。正想刚才做的梦太奇怪,忽见枕边有一支兰花。祈晴定了定神,当即叫来父母,现了手中兰花,白了梦中见闻,说要叫魂。一家人也不敢当面说他中了邪,心想不管驱邪还是叫魂,做一坛法事总不会错,便央人请了和尚放焰口。法师让祈晴坐在堂上,却不知他早已用字条写了离桃的名字帖子胸口。
法事做完,已是后半夜。祈晴心里依旧是不安。虽然全是按照神荼郁垒二位门神说的,胸口贴了名符,但毕竟是看不到真人,也不知到底有没有叫回来。反复思量着,把那株兰花放在枕边,终于是睡去。
梦里忽听得有人问:“这芍药可是你的么?”祈晴一惊,忙睁开眼,枕边却是个姑娘,名叫离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