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旅行之遭遇高反(八)

终于,我可以在拉萨这家提供氧气的宾馆安心入睡了。我慎重地将制氧机设定为制氧两小时,毕竟众多旅行者的智慧告诫我:尽量少依赖氧气,否则身体可能永远都学不会适应这高原的稀薄空气。

这氧气啊,真是个神奇的小东西。没过多久,我和同伴的头痛都有所缓解,我们像是得到了短暂的救赎,急忙起来洗漱,甚至冲洗了一下双脚,仿佛在高原上也能找回一丝都市生活的仪式感。那时我心想,高反也就这么回事,我们肯定能够战胜它。

然而,当我躺在床上时,不适感却如潮水般涌来。无论我怎么调整枕头的位置,都觉得别扭得要命。当制氧机停止工作时,房间里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一气之下,我把两个枕头狠狠地扔在地上,侧着身子试图找到一丝舒适。

大约在凌晨十二点的时候,我突然有了一种醉酒的感觉,头晕目眩,恶心难耐。我匆忙起床冲向卫生间,一路上却感觉像是踩在了棉花上,身体不断下沉,每一步都像是在完成一场五公里的马拉松。我不得不紧紧抓住周围的东西,生怕自己摔倒。我告诉同伴,我得吸氧了,不能再硬撑着适应这环境了,否则我真的要“挂”了。

幸好我早已将制氧机练得炉火纯青,即使在黑暗中也能准确无误地摸到开关。随着那拖拉机般的轰鸣声响起,一股清新的氧气如涓涓细流般扑面而来,那感觉就像初夏的微风轻轻拂过脸庞,带着淡淡的甜美。我深吸了两口,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心旷神怡。

这突如其来的清新让我打了个寒颤,于是我迅速钻进了被窝,想要留住这份温暖。然而,我却发现我的同伴正以一种十分“坦诚”的姿势躺着,四肢毫无遮拦地裸露在空气中,而被子只盖住他应该盖的那部分。而我却蜷缩在被窝里瑟瑟发抖。糟糕!我意识到自己可能发烧了!在拉萨这个高原地区,发烧可不是闹着玩的。正当我感到无助时,同伴提议我立刻喝板蓝根感冒冲剂。我只能同意,因为我的发烧决定着拉萨的去留。我已经疲惫不堪,想让我喝药就由他去冲吧,哈哈!板蓝根感冒冲剂真是个神奇的存在!喝下后不久,我便开始出汗,被子似乎已经变得多余。哈哈,我也可以像同伴那样毫无顾忌地躺着了!

拉萨是净化灵魂的地方,它对诵经之人友好,同伴会念心经,心经一念,便进入了甜美的梦乡。而我,只是个尘世中的俗人,菩萨不会眷顾我。我躺在床上听着拖拉机的轰鸣声,嗯,应该更像前段时间隔壁家装修的钻墙声。不对,那个声音讨厌,这个声音踏实。像池塘里上百只青蛙在嚎叫?对了!像小时候浇地抽水机的声音!那时候我爸浇地时让我守着抽水机,我在抽水机旁曾经是睡着了的。

实在睡不着,我拿起手机开始码字。凌晨两点,必须想办法睡觉!两夜不睡免疫力肯定下降。躺下,闭上眼,抽水机的嗡嗡声越来越大了。回家一定告诉我儿子,我发现了一个商机,设计一款静音制氧机,肯定有不错的销路。突然我又恶心,头晕,浑身发凉,冒冷汗。我缩在被子里,瑟瑟发抖。现在我好想知道,火车上隔壁包厢里那几个和我一样能嘚瑟的女孩怎么样了?是不是也承受着小看高反的惩罚?

怎么办,刚吃的药,挺着?我被迫张开嘴大口深呼吸着,活像一条刚从水里捞出来的鱼。我知道了,这哪里是喝醉的感觉,是被水淹濒死的感觉。我像一个溺水的人,贪婪的吸吮着空气,想起了小时候练习过的腹式呼吸法。多一门“技术”总会受益的,没想到,这方法还真管用,就像是一阵清风吹散了乌云,我的症状逐渐缓解,眼皮也开始打架,慢慢地、慢慢地,我进入了梦乡。不知道几点,嗓子被干醒,喝口水继续睡。记得大勇曾经调侃过:“你们知道为啥藏人鼻音那么重吗?因为他们经常用嘴呼吸呗!”现在想来,大勇这家伙说不定也是掌握了这个呼吸的要领,只是没明说罢了。高反,我又瞧不起你了!哈哈哈哈。

清晨的阳光洒落在宾馆,我满血复活,精神焕发!头也不疼了,胃也不难受了,只是动作稍微一大就气喘吁吁。如今吃饭都得悠着点,安排餐中休息,看来拉萨的悠闲慢生活是环境逼出来的。昨晚的折腾让我深刻领悟到,美食和美景虽然诱人,但高反却要命啊!我得准备一个氧气罐,不舒服的时候可以随时吸一吸,可以救命。

今天,我打算以调整身体为主,准备在八廓街游手好闲的闲逛和觅食。这条拥有1300年历史的文化名街,因未经历战火,得以完整保留众多古迹。它曾是藏民转寺的必经之路,后来商贩们为服务转寺的藏民,逐渐形成了藏民商业聚集区。这条环绕大昭寺的环形街道,每天吸引着络绎不绝的藏民和游客前来转寺,又称转经。在这里,我将尽情享受这份悠闲与宁静,感受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瑰丽。


转经,是藏传佛教的一种仪式,即围绕某一特定的路线行走、诵经、祈祷。转一圈就是一次圆满。藏族人用他们转圈的次数来累积自己念经的遍数——也是在累加期待来世今生的幸福指数。拉萨有三条转经路,第一条是沿大昭寺主殿的廊道转一圈,这条转经道是一圈数以千计的转经筒,称为——小转。第二条中转叫“八廓”转,是围绕整个大昭寺的街道、即店铺密集的八廓街转一周,叫中转。第三条是沿林廓路绕一圈,这条最长的转经道是围绕整座拉萨老城城,包括大昭寺、小昭寺,经过老城区,最后绕布达拉宫转一圈,约十公里。这叫“林廓”——大转。

今天,我选择中转。面对大昭寺正门向左,随着人流按顺时针方向沿着八廓街走一圈。这条转经道一年四季汇聚着来自各地的朝拜者,有坐卡车来的,有步行来的,还有沿公路磕等身长头来的;有修行的僧侣,有普通的信众,也有做生意的商人……总之,在八廓街可以遇到来自藏区各个地方的人们,看到不同的服饰、听到各异的语言、能感受到同一信仰下截然不同的风俗文化。

顺着人流走不多远,有一座两层的石头房,大门总是紧锁着,这是朗孜厦,500年前它曾是朗孜庄园主的私人资产,后来甘丹颇章时期被当作市政厅,楼上是审问犯人的公堂,地下是监狱,二楼是宣布判决的地方,现在不允许进去参观。再继续前行,有个地方叫“冲赛康”原是第一座驻藏大臣的衙门,可以进去参观,感觉就是在说明自唐朝以来经历宋元明清都没有失去过对西藏的有效统治,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一部分。反正我感觉是正确的,不然我来不了拉萨。

在八廓街漫步,我细细观察,发现这里的建筑似乎不太爱炫耀。建筑里很少有大窗户的房子,偶尔出现一两栋,那绝对是身份显赫的大户人家。据说,在解放前,普通百姓家的房子都被打造成了一副统一的模样:四方型的屋体,像是个严肃的小盒子,窗户小小的,仿佛是羞涩的眼睛,而外墙则是一身洁白,不允许有任何出格的形状、颜色或是独特的设计。可见解放前蔵区贵族对藏民的压迫。其实到拉萨第一站应该去博物馆了解西藏的历史,然后再看其他的,怕身体不允许,我便就近走走,看看风景,尝尝美食,让八廓街的古老建筑和独特风情,成为我此行的第一道风景线。

在八廓街的东南角有一栋暗黄色圆角的两层小楼,据说这里曾是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常常秘密造访的地方。他曾在此地写下了著名的情诗《在那东方的山顶上》,“在那东方高高的山顶上,升起一轮皎洁的月亮,未嫁娇娘的面容,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未嫁娇娘”的藏语是“玛吉阿米”,现在这里是一家叫做“玛吉阿米”的藏餐吧,挺贵的,每天觅食时我都看一眼这个餐吧,不为吃食,就想探访仓央嘉措的足迹。

八廓街,这条充满神秘色彩的历史老街,犹如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每一个砖缝、每一道门槛,都仿佛在低语着无数过往的传奇。然而,此刻的我并非历史的探究者,而是随风而行的旅人,带着好奇和敬畏,漫步在这古老的街道上。

当我来到八廓街的北面,一个熙熙攘攘的茶馆映入眼帘。藏族服饰的色彩斑斓与人们的笑脸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民族风情画卷。我顺着人流走了进去,一句“扎西德勒”如同春风拂面,服务员热情的招呼让我倍感亲切。茶馆内座无虚席,我们没找到空位,便与一位藏族大叔和一位藏族小姐姐拼桌而坐。大叔虽然汉语不太流利,但热情好客,主动让我们偿了他自配的茶,这茶,虽是他在甜茶中添入的自家茶叶,却带着一种别样的醇厚与温暖。我忍不住向大叔提出了一个萦绕在心头的问题:“藏族人民对佛教的虔诚,让人肃然起敬。他们不远千里,甚至不惜一切代价来拉萨朝拜,究竟所求为何?”大叔听后,与小姐姐用藏语低声讨论了一会儿,然后小姐姐微笑着为我解答:“大叔说,他汉语不好,让我翻译给你。我们千辛万苦所求的,是众生平安,是世界和平。在我们藏族,有的人一生劳作,积攒下微薄的积蓄,然后毅然决然地变卖家产,从四川、西宁等地出发,一路磕等身长头到拉萨。甚至有的人,会继续前行至阿里的冈仁波次神山,转山数圈。” 我惊讶于他们的坚韧与信念,小姐姐却轻描淡写地说:“拉萨到阿里有700公里呢,途中不乏有人因病、因寒、因野兽而离世。但他们的同伴们会尊重他们的选择,安葬他们后,将他们的牙齿带到大昭寺,代他们完成心中的愿望。” 我默然无语,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这些虔诚的信仰者,用他们的坚韧和牺牲,诠释着对众生平安、世界和平的深切祈愿。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他们的信仰和行动,如同一股清流,让我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与力量。

我仿佛突然间顿悟了,信仰是神圣的,每一种信仰都值得我们仰望,每一种信仰都是一个文明的存在。你不要去追寻它的意义,它只是不符合你的人生观而已。藏民朝圣的执着和坚定,在我们眼中或许有些愚昧或不可理解。然而,又有谁知道他们心中的理想有多么伟大?他们祈求的是众生的平安与世界和平。为了这个理想,他们不惜散尽家财甚至付出生命。可能你认为这不值,是螳臂当车,可他毕竟是做了,努力了。而我们呢?我们的一生中又有多少执着在别人的眼里也是不值一提呢?拼死保卫自己的小摊而刺死城管,贪腐百亿而不去收敛,这些那一个是值得的呢?哪一个不是愚昧的?人,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很好的活下去,有的是为了钱财,有的是为了精神,而朝圣则是藏民高不可攀的精神世界。其实印度三哥崇尚牛,认为喝牛尿治百病不也是为了更好的活下去吗?你说他是不科学,可你想一想,你又被这个社会裹挟着做了多少不科学的事呢。

转完街,发现我的身体还可以嚯嚯,于是,我兴冲冲地跳上一辆街边的人力三轮车,朝着雄伟的布达拉宫进发!坐在人力三轮车上,微风拂面,如同情人的手轻轻抚摸,让人心旷神怡。街边的风景如一幅流动的画卷,毫无遮拦地展现在眼前,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我准备的视觉盛宴。我得意地笑了。蹬车的是一位藏民大哥,他边卖力地蹬着车,边用带着浓厚藏族口音的普通话向我介绍拉萨的各大景点。可惜我一句也没听懂,他的语言对我来说就像是一道美味的藏餐,虽然摆满了盘子,我却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无法品尝其中的美味。不过,这并不影响我享受这次旅行的乐趣,因为旅行的意义就在于沿途的风景和未知的惊喜,不是吗?


在行前,我曾深读过布达拉宫的游记,其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当她走到布达拉宫脚下猛的见到布达拉宫时,油然而生一种感动,竟然涕泪纵横。”我今天也酝酿了感情,也要被感动的哭一次,写游记时好能有写的体裁。嘻嘻。可当壮观的布达拉宫承现在我的眼前时,确实让我为之一震,但那份期待中的感动却并未如期而至。我拼了老命想挤几滴干枯的泪水,可眼泪已经被拉萨这干燥的气候蒸发完了。那些原本想好的矫情词语,只能从我的脑海中随风飘散。对我来说,布达拉宫只是一个照相的好背景。难得精神,还是找美食去也。

是谁教的我下载了这款大众美食APP呢?它让我在这上面砸下了不少银子,不过话说回来,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如果错过了当地的美食,那简直就是一种罪过。这一路上,我们可是历经风雨,露宿街头,累得腰都直不起来,舍不得打车。初来乍到,和藏民一起挤公交总觉得不太安全,还是不打车。导航也是个捣蛋鬼,带着我们兜圈子,害得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仍是舍不得打车。高原反应强烈,头痛欲裂,我们依然坚守省钱的信念。可是,一说要找美食,我们打车了,而且意见出齐的一致,哈哈。中午,我们没选美评第一的那家店,怕一不注意吃太多,害了胃,惹得高反他老人家来慰问。风评第三餐厅的饭菜依然精致可口,咸淡适中。餐后店主还给我们献上了洁白的哈达。吃饭中,我们俩都变得聪明起来,互相劝对方多吃点,别浪费,自己却在心里打小九九,可不能吃太饱,高反要命啊。最后我们一致决定,饭菜诚可贵,生命价更高,剩下吧。我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抵挡住美食的诱惑,等着最后一天再去那家美评第一的店,急头白脸的吃一顿,吃的直不起腰,然后上车走人,让高反君追去吧,哈哈哈哈。


心想既然嚯嚯,就嚯嚯到底,继续逛,晚上高反再厉害还能厉害过昨晚?我们又乘公交前往色拉寺看辩经。一上车我就后悔了,满车的蔵人,膻腥奶混杂的气味扑面而来,我一下子就呼吸困难,幸亏后面有个坐,我奔了过去,不去管同伴的死活。看见没,到了要命的时候,谁我不谦让了。我坐在那里拼命的喘气也没舍得下去打车。切,除了美食我可以辜负一切。这色拉寺可真远,这车摇摇晃晃走了N多个站也不到,车呀,你多走一会儿吧,你走的越远我省钱越多。哈哈。到站下车第一件事就是拿出氧气瓶,谁发明滴尼,真好使啊,吸上两口儿氧气我又欢实了。我们走了好远的路(其实很近)终于通过了安检,买票时被通知周日没有辩经,那还看个屁呀,这么远,我想哭!呀,哭啊,哭了就有写的了,可眼睛干啊。同伴安慰我,等明天再来呗。“切,说的轻巧,感情你没高反,没吸氧。”不过一想到吸氧如此好使,我岂不是可以使劲嘚瑟了吗?哈哈,我又兴奋了。倒公交去扎基寺呗,同伴真好,我的提议他总是赞成。我们转山转水就差转拉萨了,终于找到去扎基寺的车站,摇摇晃晃的车上人更多了,没有坐,但我没高反。可能是忙着得意给忘了高反吧。一下车,同伴就说,整两口吗?嗯,整两口儿,此处不必拍照。

扎基寺是拉萨唯一的一座求财的寺庙,走进扎基寺,不大的寺庙透着一种肃穆,里面人潮涌动却特别的安静,人们默默的做着自己的事情,转经的转经、上香的上香、添灯油的添灯油,大家都在虔诚的做着自己该做的事,使我在里面油然而生一种肃穆之情。由于事前没有想到自己可以如此嚯嚯,所以没做扎基寺的攻略,以为扎基寺极小,小到整个扎基寺只有一个殿,进去十分钟就看完。其实它还有很多其他的殿和佛祖大人呢。同伴毕竟是会念心经的人,进了这么灵的寺,又有啦嘛伺候着,能不上一把香?他面朝大殿拜了三拜,上了香。往外走时,看到一个啦嘛正给一辆新买的车开光。车主恭敬的垂首记着,啦嘛打开所有车门嘴里念念有词,像观音菩萨拿着柳枝和玉净瓶点水那样围着车点水。然后又念念有词的往车里撒五光十色的青稞。哎……,信仰啊,其实就是求一个好的愿望呗。就像同伴上香似的,查攻略后他开始后悔,应该拜四方,他只拜了一方。我悄悄的告诉你们吧,其实他不用纠结这个,攻略前里面供奉的是谁他可能都没记住。呸呸,笑话人的毛病又来了。


从扎基寺出来不过瘾,又跑到了小昭寺,小昭寺是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修建的,却供奉的是尼泊尔尺尊公主带来的释迦摩尼8岁像。而大昭寺是松赞干布为尼泊尔尺尊公主修建的却供奉的是释迦摩尼12岁的等身像,使大昭寺成为世界佛教的中心,太不公平了,可这事儿咱也不敢去问啊。小昭寺居然还要门票,退役军人还不免票。可为了咱大唐公主也得看看啊。我们买票走了进去,只有一个大殿可进,里面放满了坐垫,是喇嘛们诵经用的,一个大喇嘛坐在门口示意我们顺时针走,我问大喇嘛他们何时诵经,他告诉我们是七点,我问他我是不是能来观看?大喇嘛告诉我八点开门。我还想问,大喇嘛明显不耐烦了,示意我们赶紧走。顺时针一圈,后面确实有个释迦摩尼8岁等身像,用铁栅栏关着,再走,又到了大啦嘛那里,这时大喇嘛正给两个妇女拿的锦旗开光,念着经,撒着五颜六色的青稞。我们只好悻悻地原路返回,30元就看了一个像,感觉哪里不对,我们向门口的保安投去疑惑的目光,他无奈地摇了摇头,证实了我们心中的不平。我们心有不甘地向外走去,突然,我眼前一亮,兴奋地喊道:“看,那不是小昭寺辩经场吗?我就说不能只满足于看一个雕像嘛!” 我们兴冲冲地走过去,却被保安拦了下来。我们出示了门票,有票也不允许参观。我委屈的说道:“合着我们每人30元就看了一下释迦摩尼像啊?骗人!”保安无辜的看着我们,我们自然不敢造次,走呗,真气人,不坐车了,走着回旅店,把钱省回来,我愤愤的想。到旅店楼下时,我感到心慌呼吸困难了,赶忙冲到制氧机前,制氧机,我的亲人儿啊!同伴说:“你搂着它睡吧。”切,你以为呢,它不电人的话。其实我们吃晚饭也是有故事的,时间太晚,不写了吧。

2023年11月26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