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冥想的练习,回到童年。
坐好,闭眼,放松,用语言诱导,比如,把年龄想成很多台阶,每一年是365个台阶,你想象在一个象征人生的城堡 ,一个华丽的巨大的旋转楼梯,在时间的轴线我们都是单向上行的,闭眼时,可以想象重新向下去走那些台阶,回到48岁,47岁,46岁,45岁,一直到1岁,你会看见什么,你看见了谁,你在欢笑还是哭泣?这个练习会激活很多记忆的画面,我很喜欢做这个冥想,回到过去某一点时,现在的烦恼就没有了。过去那一刻的烦恼,也象白描一样变得优美和平静。
半年来一直是居家办公。 疫情,居然让我一不小心实现了很久以来的梦想,居家是我的梦想。这个梦想可能是18岁开始就有。少了路途遥远的疲劳,少了车水马龙的喧嚣,营造了读书的幽静氛围,也难得和一家老小朝夕相处。并把杂乱的人情世事的干扰减到了最少。
静下来,反省那些反反复复发生在自已身上的事情,总会有些启发和心得。
我想到从青春期就有的,经期综合征的经历。生理上的反应不大。心理上的反应真是不小,那是一种凄凄惶惶,是一种极度厌恶和不耐烦,又象是还有被贬人间似的的怨屈。
我想起和母亲的关系,她自幼没了母亲,受了很多白眼和冷落,个性固执好强,信奉规则,一生对姥爷,后姥有所怨恨。我30岁结婚,32岁离开娘家,46岁又把母亲接来,她知道我不喜管束,尽量少说为上。这三年和母亲再次朝夕相处,让我我惭惭意识到在规则至上的养育中我无意识奉行的讨好倾向和愤怒情绪,两代人,无形中代际传承了同样的亲子关系模式,这个发现令我万分惊愕。
如果不是疫情,我大概不会花这么多时间,反思我身边的人,反思我在人际关系中那些很不逻辑甚至没有道理的情绪爆发。总想紧抓住什么,总想控制住局面,总想高人一筹的费力的努力。
千辛万苦去走一条路,遇到一堵墙,认知上就有了颠覆和改变。悟道 从来不会一蹴而就,而经年累月的历练。
如果 反省的练习,如同呼吸一样时时进行,也就是最好的心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