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十月云
1999年冬,我去姨妈家度寒假。
姨妈每天都是早7点前离开家去上班,晚上7点多下班回家。这天晚上8点半了,姨妈还没有回来。姨父打电话给她,问她什么时候下班,放下电话,姨父跟我说:“小苹,咱们吃饭吧,你姨今晚不回来了,有抢救病儿。”
第二天,姨父上班去了,我在家里一边看书一边等姨妈回来。可是左等右等也不见她回家。我想,姨妈熬了一夜一定很累了,我早点把饭做上,等姨妈回来吃。晚上7点多,姨妈终于拖着疲惫的身体回来了。她洗洗手,漱漱口,在饭桌边坐下,我们就开始吃晚饭。我问姨妈:“抢救的那个孩子怎么样了?”姨妈说:“脱离危险了。”姨妈看起来太疲劳了,我没有继续往下问。
吃完饭,姨妈到卧室休息,躺下不一会儿就睡着了,姨妈太累了,我轻轻地拉上了卧室的窗帘。我和姨父没有像往常一样打开电视,姨父去单位加班,我回到自己的房间(表姐出国前住的房间)看书。
第二天我起床时,姨妈和姨父已经上班去了。晚上7点多,姨妈下班回来了,今天姨妈看起来精神多了。吃过晚饭,我拉着姨妈的手,坐到沙发上,说:“姨妈这几天您太累了,今晚别看书了,咱们一起聊天吧!”姨妈说:“好啊,聊什么呢?”我说:“就聊你这两天抢救的那个小孩儿吧。”
姨妈说:“这是一个特别危重的病儿,我从头给你讲吧……”
那个孩子才出生56天,就患了重症肺炎,呼吸衰竭,住进了X医院(本市最有名望的一家大医院)。在那里进行抢救,上了呼吸机。医院下了病危通知单,医生反复向家属交待,抢救过来的可能性很小,家人要做好心理准备。孩子父母听了这些话,又进去看了看奄奄一息的孩子,悲痛的心情难以言表。看起来孩子真的没有希望了,孩子的父母决定自动出院,让爷爷奶奶再看宝宝最后一眼。
年轻的妈妈颤抖着双手抱着孩子走出医院的大门,孩子爸爸叫了一辆出租车。两人流着泪水上了车。
司机问:“去哪里您?”孩子爸爸说:“往东郊开,麻烦您快一点,我家孩子快不行了,赶快回家让爷爷奶奶看上最后一眼……”
司机吃惊地回头看了看,说:“孩子现在还有气,你们不能就这样放弃呀!我听说S医院(姨妈所在的医院)儿科很好,我把你们拉到那里,也许还有希望。”
年轻的爸爸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
十几分钟后,车开到了S医院,妈妈抱着孩子匆匆来到儿科门诊。此时孩子面色青紫,停止了呼吸。
医院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婴儿直入病房,一场争分夺秒的抢救开始了……
姨妈迅速给婴儿进行人工呼吸,十几分钟后,孩子的面色青紫逐渐消退,终于恢复了自主呼吸。由于孩子太小,为防止交叉感染,姨妈为他安排了一个单人间病房,由一名经验丰富的护士进行特殊护理。姨妈亲自给孩子制定了一套抢救治疗方案——加温湿化给氧(没有上呼吸机),开了两条静脉通道,一条输抗生素,另一条用于急救和定时的药物输注,用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实时监测血氧饱和度,使患儿血氧饱和度保持在95%左右。姨妈一直留在这个病房里,仔细观察病情变化,在出现紧急情况时迅速判断处理,使缺氧时间缩到最短,以减少缺氧对脑神经细胞的损伤。
时钟滴滴答答,孩子命悬一线,姨妈守在孩子身边,一次又一次从死亡线上将他奋力夺回——24小时之内,孩子共呼吸暂停10次(伴面色青紫),均由姨妈迅速实施人工呼吸后恢复自主呼吸。孩子的呼吸渐渐平稳了,又过去了几个小时,孩子没有再出现面色青紫,呼吸暂停的情况。姨妈继续守在孩子身边,观察着孩子的每一丝变化。突然间,孩子的手指动了两下!双眼慢慢睁开,又闭上了……孩子有知觉了,有希望了!输液管里的药液一滴一滴流入孩子体内,孩子的体征渐渐平稳下来,面色也一点点恢复了正常,总算脱离了生命危险。
这场持续了30多个小时的抢救终于将这个56天的婴儿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
我突然想起一个问题,忍不住插了一句:“听说医院里面都是二级医生负责组里的日常治疗工作,您是三级岗位上的主任医师,年近60岁了,为什么这个抢救需要您加班连续工作30多个小时呀?”姨妈说:“是我自愿留下的,这样深度昏迷的危重病儿,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我留下来,及时观察处理就会多一丝成功的希望,少一些遗憾。”
下班前姨妈再次仔细检查患儿,看了各项监测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于是向下级医生交待了治疗意见,这才松了口气,走出了病房。
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孩子(小杨宝宝)住了18天医院后痊愈出院了。
五年后的寒假,我又一次来到姨妈家。我偶然想起了之前抢救的那个孩子,问姨妈:“那个小杨宝宝长大了吧?现在怎么样?”
姨妈说:“他现在五岁了,一直定期来我的门诊做随访。昨天我出门诊,下午他妈妈带他来了,一见面就主动说‘奶奶好!’我给他做了检查,身体发育,智力发育都很正常。他妈妈告诉我,孩子现在能背诵好几首儿歌了,还会算10以内的加减法,在幼儿园和其他小朋友相处得也很好。她对小杨宝宝说:‘记住是这个奶奶救了你的命,一定不能忘了奶奶。’”
临走,小杨宝宝抬起头望着姨妈,欢快地摆摆小手说:“谢谢奶奶,奶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