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寂了一百年的时间和宿命

按照羊皮卷的预言,马孔多本该是被飓风抹去的镜子之城。注定孤独百年的布恩迪亚家族不会再出现,人们也不会知道小金鱼如何被不断制造和摧毁,不会发现枯枝败叶下的人死了无法下葬,世人记忆中的这座蜃景之城会被根除。死人抑或是幽灵,一切都不会改变,退休的上校最终不会收到来信,事先张扬的凶杀案还是成了发生的凶杀案,如黄粱一梦。故事里无情的的宣判和背后的荒谬魔幻都起于马尔克斯的笔下,留下的记忆铺陈着幽灵般的轮回的时间感和无奈的宿命感。

从《追忆逝水年华》到《尤利西斯》和《喧嚣与骚动》,这些故事的时间都是短暂的,但内容却是绵延的。客观的时间尺度在这些故事里失去了效用,变成了主观的时间。马尔克斯作品中从《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周末后的一天》到《恶时辰》乃至《百年孤独》都有相似的痕迹,不过他的作品在绵延之外有着不同的时间意识。

马尔克斯的成长中环绕着两种不同时间感。在他久经战争的外祖父看来,死亡与战争是时间的记号。从小管他的外祖母告诉他活人可以扰动死人,因为活人终会变成死人,在轮回中死人又会变成幽灵。一种时间在不断向前,一场战争后等待下一场战争,一次前进中又不断循环,直至死去变成幽灵。而对于活人来说死亡在时间线性下不断循环重复,实则是不断停滞的,这样的时间感在马尔克斯的作品中非常常见。《百年孤独》中布恩迪亚家族的男人们死去后,又诞生一个新的何塞,新的奥雷利亚诺,这些布恩迪亚又不断死去,循环百年,最终造成线性时间的颓败。而百年孤寂下乌尔苏拉是永远存在的,她见证了一代代布恩迪亚的命运。又如《枯枝败叶》中死人无法埋葬的停滞感,在不同人的心中交错相叠的时间,以及给活者带来的困扰,都给人带来不同的时间感。

马尔克斯笔下的魔术时间还是宿命的牢笼。在古希腊的命运悲剧中,宿命的诅咒已然定好了一切,安提戈涅和俄狄浦斯王都注定无法走出命运的迷宫,但他们又一定要进行无望的反抗。所以布恩迪亚上校注定不会成功,一次次革命后必然陷入失败的循环当中。每一代布恩迪亚无论做什么,都如羊皮卷预言的一样,最后所作的都是徒劳。除了《百年孤独》,《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一场事先张扬的凶杀案》这些故事的结局和题目一样已经命定了,满是悲观的颜色。

我读马尔克斯作品的顺序大概和许多人不同。我先是读了《巨翅老人》,接着连读完几部短篇集,再慢慢去细读长篇。而对于最著名的《百年孤独》,我又几乎是放在最后读的。第一次读《百年孤独》时,读到一半就决定必须重头读,因为我完全陷进了马孔多奇妙的时空之中。我在马孔多这个世界里不断感受跳跃、循环的时间感,在百年的洪流里进进出出。当长出猪尾巴的小布恩迪亚被蚂蚁搬走时,我恍然发现这一百年的孤寂不过在自己的生命中延展了短短一个下午。读至结尾时不免有些惆怅,但合上书后又好像一切如常。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时间,留滞于空气中;死神,徘徊在角落里。死去的,不愿离开;活着的,渴望死去。最明智的,被当成疯子;最善良的,被当做...
    完美的诗情画意阅读 312评论 1 1
  • 《百年孤独》 ----那悠长悠长的绝美孤独 多年以后,面对镜中苍老的自己,我将会回想起第一次打开《百年孤独》,第一...
    魚麗阅读 1,174评论 7 18
  • ——一些对《百年孤独》的见解与浅析,以及阅读方法。 1950年,辍学在报社当记者的马尔克斯陪母亲回故乡卖房。那一次...
    没有烟总有草阅读 1,907评论 9 41
  • 久违的晴天,家长会。 家长大会开好到教室时,离放学已经没多少时间了。班主任说已经安排了三个家长分享经验。 放学铃声...
    飘雪儿5阅读 7,599评论 16 22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迷月闪星情阅读 10,624评论 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