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私信或后台留言问我“究竟该怎么读书?”“为什么书我总是看不下去?”“为什么我看完后觉的没有收获?”“为什么有些人能感悟学习到那么多而我不能?”“读书真的有用吗?”
作为一个“感悟分享型”的作者,我分享一点我的心得。
在我看来,书是某一个时段中的人们给我们的私信。有的人给我们留言,告诉我们,他的人生感悟和毕生哲学;有的人,是经历了那个我们不曾经历的时空,为了纪念和保留,然后告诉我们到底发生了什么。
于是把每本书拆开了揉碎了,把书的外壳褪去,说到底一本书就是一个人。读书,就是一种扩展社交的过程,就是一个把陌生人变为朋友的交往过程。
一、先接触,无法沟通再放弃。
书单是什么?书单是我认为这个朋友不错,所以我在某个场合把我这个朋友介绍给你,希望你能从他身上学到些什么,希望你们也能相处愉快。
有的人喜欢小说,有的人喜欢文学经典,有的人喜欢诗集,有的人的喜欢哲学。很多选择,没有高雅低俗之分,没有对错之分,只是不同而已。
作者“鼹鼠的土豆”有写过,她有一次分享写书评技巧,却被个别读者定义为鸡汤。后来一位写作前辈解释——这就是人对知识学习能力的局限,当一个人看什么都像鸡汤,自然就排斥,自然就学不到东西。
接触一本新书之后,发现三观不一致,那就吸取对方不一样的角度,让自己学会包容更多;暂时达不到对方高度,那就没必要强行交流,可以先停下来提升自己;如果对方的层次太低,已经吸收不到知识,那就向上看,找更适合的朋友学习。
二、接触之后,感受阅读。
看完一本书之后,你一定会有自己的感受。哪怕你什么感悟都没有,但你一定会有隐隐约约的主观感受,比如“好枯燥”或者“写的真好!”别觉的这种感受没用,这其实是我们有感悟和有收获前的基础。因为你只有在“有主观感受”之后,你才能够慢慢的具备“分析主观感受”的能力。
当你觉的这本书吸引你之后,列出原因。例如两本书的作者同样是凯文·凯利,我认为多年前的《失控》比近年的《必然》要成功。原因是我认为后者是前者的老调重弹,前者给我震撼更多。“有理由觉的这个好”比起“我就是觉这个好”这个评价,来的有价值的多。
列出的理由多了,放在一起比较。你就会慢慢的发现:同样是小说,你可能喜欢《小团圆》胜过《红尘滚滚》;同样是诗歌,可能比起“浅水是喧哗的,深水是沉默的”你更能接受“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这样的诗句;同样是历史,可能《史记》你看不下去,《明朝那些事》你看的津津有味。(随便举的例子,别纠结细节)
三、感受之后,学会提问
列出理由之后,接下去,你要主动开始问自己,为什么我会有这种的感受?究竟张爱玲这本书比三毛写的好在哪?究竟为什么席慕蓉比雪莱更能打动你?为什么你明知道司马迁历尽千辛写的东西值得读你却不爱读?
学会提问,学会思考,永远比知道答案来的重要。还是那句话,就算能把《相对论》的每一个标点符号背诵下来,你也成不了爱因斯坦。
这是从单向的吸收到有所反馈的最重要的过程。但是可惜很多人阅读就是少了这关键的一步。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可以在豆瓣上洋洋洒洒的写影评和书评,但喷子就只能叫嚣着“水军怎么那么多!这片子烂死了!”的原因。喷子们根本没发觉,发表这样的言论真的很掉价。因为重要的,永远都不是影评人或书评人所谓的好坏评价。真正重要的是,他们为普通大众指出了的那些“如果不是内行,如果没有深入了解这一领域,就根本无法察觉到的洞见”。
你需要抱着这样的疑惑,再重新阅读,重新探索。
最终你会思考到这个层面:为什么作者要这么写?为什么这种表达方式比另一种表现方式写更能打动你?是不同的叙述方式还是讲故事的语气的区别?是人物的性格特色,还是故事框架构建的特别吸引你?是作者最后表达的深度,还是传递出的观念让你产生了共鸣?
在这个思考的过程当中,你对你喜欢的这本书将会更加了解,同时也就更加理解为什么自己会喜欢这本书。
理解了自己的喜好,也就明白了自己思维的局限。正如你发现自己爱看漫画是因为不用深入思考,画面刺激,你就明白自己缺乏的正是深入思考的能力。那么解决方式就是,尝试阅读一下那些你认为难懂的书。
四、读书的意义
真正有意义的,不是今年你下定决心要看完多少本书,而是要明白,你自己为什么会被一本书打动,为什么会看不懂另一本书,以及一本书阅后你的收获是什么。值得一提的,永远不是你看了多少本书,也不是你看了哪些书,而是在你看的仅有的书里,你得到了什么。
自我认知的过程,才是成长与收获最重要的东西,这不是一个单纯的书籍量的堆积能带给你的。
喜欢的话点个赞好吗?让我们这些靠写东西吃饭的人有动力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