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苏东坡
在《苏东坡传》第一张末,写到:“他只求独行其是,一切付之悠悠。我们今天确实可以说,他是具有现代精神的古人。”“虽千万人吾往矣。”苏东坡在杭州进性了一系列救助村民的工作,与其他官员意见相左时,曾说出了这样一句十分有气势的话语,突出了他心系百姓的伟大精神。
苏轼在杭州做官时,为百姓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用太后的恩宠,请求拨款,给全城实现了公共卫生方案,疏浚了盐道,修建西湖等等。哪怕与官员的意见不合,也坚持开展救济工作,这是要十分强烈的为百姓服务的精神,不在乎别人是怎么评价他的。能够支撑他只身开展救济工作的,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伟大精神。不仅如此,他的救济工作也十分符合现在的扶贫工作,思想十分接近现代。
苏轼还有反对溺婴恶习的贡献。在苏轼居住的地区,当地人民比较贫穷,许多人家养不起小孩,便频频出现溺婴的恶俗。为此,苏轼还给武昌太守写了封信。面对溺婴这一种极其恶劣的习俗,苏轼没有视而不见,而是写信表达自己的不满。他不仅能看到溺婴这一现象,还能看出当地人民的贫困这一本质。由此可以见得苏轼的正义,致力于培养良好的社会风气,善于分析情形。要是心中没有百姓,怎会如此关心百姓?
在王安石变法期间,苏东坡十分直接地在奏折上对青苗法表达了反对。“今天下以为利,陛下以为义;天下以为贪,陛下以为廉,不胜其纷纭也。”“近者青苗之政,助役之法,均输之策,并军搜卒之令,卒然轻发又甚于前日矣”苏轼为了保护农民,不惜直接对新法表示不满,这对于素水来说是十分危险的。可是他偏偏这么做了,恰恰反映了他内心始终牵挂着人民。
此外,苏轼一直在为百姓对抗朝廷,为人民减轻负债而向朝廷请求。种种的事例无不在证明,苏东坡心系百姓,关爱人民,而且具有一种独行其是,我行我素的坚定精神。这正好印证了书中所说的“具有现代精神的古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