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1(周日)

(-9°--3°,晴)

🌷古驰今年的广告语:"爱情是一场博弈,你输了就是赢了,你赢了就是输了,不如放下心机,真心相对。"

-六七级的大风把帝都又拉回冰窖模式,早早出门溜没一圈就赶忙回家,实在太冷了。一天没出门,总结本周计划完成情况并开启下周计划,下周可能比较忙,因为下周六要开家长会,所以需要在之前把头发给做了,在大众上找了好久tony老师,终于选了一家口碑不错的,打算下周四去试试;周二全天有毕业生返校介绍;周三下午约了美容。

-三刷《中国通史》第45-46集 安史之乱、中晚唐的困局

1、唐玄宗任用贤才,整顿吏治,改革财政,田户检括,变革军事体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进行全方位变革。三十年过去,王朝经济更加繁荣,社会和谐,边疆稳定,八方来朝,文化兴盛,盛唐气象喷薄而出,大唐帝国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

2、在伟大的功业面前,一个权力不受约束的封建君王要做到慎始敬终恐怕很难,唐玄宗同样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历史的轮回之中。随着大唐盛世的如期而至,这位居功至伟的皇帝,其人性的弱点、潜藏多年的喜好、气质和他那放浪的情怀,随着晚年的到来开始泛滥。这一切,酿成就连唐玄宗本人也想不到的一场民族大劫难。李唐宗室历史上最著名的奸臣李林甫,独揽大权16年,这不仅在玄宗时期的宰相中绝无仅有,即便在整个唐朝历史上也极为罕见。

3、唐玄宗不仅宠爱杨贵妃还重用杨玉环的堂兄杨国忠。公元752年,杨国忠顺利接过李林甫手中的权杖,与李林甫相比,杨国忠的专权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对人心狠手辣,不听他摆布的人全都遭到贬逐。上梁不正下梁歪,作为最高权力者的唐玄宗既然已经开始追逐声色犬马,那么,从中央到地方,大小官吏群起仿效。他们贪污受贿,巧取豪夺,盛世表象之下,是老百姓越来越沉重的徭役和赋税。

4、从唐睿宗开始,为了加强边防力量,唐代在边疆地区设立节度使,到了公元721年的时候,基本完成九大节度使的设置,其控制的区域分别是范阳、平卢、河东、朔方、安西、北庭、河西、陇右、剑南。九大节度使,其实相当于九个军区司令员。到了天宝末年,靠着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宠幸,野心家安禄山一路平步青云,同时担任三个地区的节度使,一人统率十五万最精锐的帝国部队,成为兵力最强的节度使。而中央只有一支中央的禁军,就是皇帝的禁卫军,人数七八万,这些人还都是些市井子弟,缺少训练,没战斗力,所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外重内轻。这就是所谓尾大不掉之势,这是兵家之大忌,治国之大忌。

5、公元755年农历十一月初九,安禄山与他的同乡史思明以及手下一批番将,以讨伐逆贼杨国忠为名在范阳起兵叛乱。长达七年半之久的安史之乱,由此拉开序幕。安禄山仅仅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就轻松占领了大唐帝国,已盘踞一百年的首都,长安。6月13日凌晨,唐玄宗带领杨贵妃三姐妹、部分皇子皇孙以及杨国忠、韦见素等宰相,在龙武大将军陈玄礼集合的禁军的护卫下,匆匆逃出京城,向四川蜀地撤退。唐玄宗一行从长安城逃出后,一路西行到达马嵬坡,兵士发生了兵变,士兵团团围住皇帝歇息的驿站。他们不敢向皇帝发难,却将满腔怒火喷向了杨国忠。杨国忠已死,乱兵又四处搜索,把杨氏一门的人几乎全部杀光。接下来,他们将最后的怒火指向了唐玄宗的最爱。在陪伴唐玄宗度过长达16个春秋之后,这个大唐最美丽的女人,38岁的杨玉环自缢于马嵬坡。

6、经过这场战乱,唐朝人口锐减,经济衰退,内部藩镇割据。外部边患不断加剧,吐蕃野心勃勃,反复骚扰,占领唐朝大片土地。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安史之乱以后,盛唐气象已一去不复返,唐人的心态变得不再昂扬,也不再那么自信,夷夏之辨从此成为一个沉重的话题。“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变成朝野上下的共识,此种心态的影响十分深远。

7、公元763年,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得以平息,遭受重创的唐王朝开始了新一轮重整山河之路。

8、公元756年,唐玄宗因安史之乱逃离长安。同年,李亨即位于灵武,是为唐肃宗。762年四月,玄宗、肃宗先后去世,新即为的唐代宗为了迅速结束安史叛乱,不得已对安史降将采取妥协政策,对幽州、魏博、成德、相卫四个藩镇予以安慰,相卫镇后被魏博镇所并,四镇成为三镇。由于这三镇均在黄河以北,因此通常称之为“河朔三镇”。三镇名义上服从朝廷,实际上却各自拥兵,自署官吏,截留赋税,成为割据一方的军事政治势力。同时,一些参与平叛的唐将也纷纷邀功行赏,有的升为节度使。这样,唐朝节度使的设置,由边镇扩及内地,形成越来越严重的藩镇割据的局面。藩镇不仅不听朝廷招呼,而且联合对抗朝廷;彼此之间则由于利益之争而互相火并,使得唐朝政治更加动荡。此种形势,正是安史之乱后的唐王朝面临的最大困局:藩镇割据。

9、藩镇割据是长在唐朝政权肌体上的一颗毒瘤,如果说“河朔三镇”的存在,使中央倍感压力,则朝廷内部的各种复杂斗争,更使宪宗以后的皇帝感到无奈。其实,宪宗在位时已关注朝官结党倾向,并多次与宰相讨论朋党问题,但均无力解决。宪宗以后的皇权更加弱化,终于出现了影响朝政四十余年的朋党之争。

10、争斗起因于宪宗元和三年(808)的一次制策考试,应试的牛僧儒、李宗闵等人在对策中指斥时政,言辞激烈,被教官录取。当时,李德裕的父亲李吉甫为相,认为对策的矛头是针对自己,对及第的牛僧儒等不予任用,双方由此结怨,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元和三年制策案”。在互相倾轧的两党中,以牛僧儒为首,谓之牛党;以李德裕为首,谓之李党。因此,朋党之争又被称为“牛李党争”。牛李党争成为唐朝后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并成为摧毁唐朝政权的又一股重大力量。

11、文宗去世后,两党之间的争斗还在升温。武宗继位,以李德裕为相,李德裕尽逐牛党官员,将牛僧儒、李宗闵等远贬南方。宣宗继位,局面又改过来了,牛党得势,完全清除李党分子,将李德裕远贬崖州(今海南琼山东南)。宣宗大中三年(850),李德裕病死于贬所,牛李党争以牛党的胜利而告结束。

12、在牛、李两党的背后,都隐隐有宦官集团的支持,事实上,导致唐朝中后期朝政腐败的更大问题正是宦官专权,这是一个更难破解的困局。在宦官内部,也有不同派系之间的斗争,这些斗争与外朝官僚的党争纠缠在一起,给中晚唐的政治带来巨大的危害。宦官跟皇帝本身利益是一致的,神策军的建立,使得中央有了一支稳定的、常备的、有战斗力的军队,这对后来削平藩镇,对稳定整个的政局,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13、这可能是历代绝无仅有的现象:唐后期所有皇帝的废立生杀全部被宦官掌握,宪宗本人死于宦官之手,敬宗同样死于宦官,除敬宗外,其他八个皇帝都是由宦官拥立的。宦官胁迫皇帝,蔑视宰相,欺凌士人,贪污受贿,可以说无恶不作,这就必然与皇权和朝官发生冲突。由于宦官的机构在北面宫城,朝官的衙门在南面皇城,因此朝官和宦官的斗争被称为“南衙北司之争”,这种斗争同样是在文宗时期达到高潮。“甘露之变”后,仇士良完全把持了朝政,文宗形同傀儡,从此郁郁寡欢。

14、藩镇割据,朋党争斗,宦官专权,三者互相作用,犬牙交错,共同组成毁灭的力量,它把陷入困局的唐王朝一步步推向灭亡的深渊。

15、僖宗乾符元年(874),王仙芝首先在长垣(今属河南)起兵。他发布檄文,声讨官府的黑暗和赋役的沉重。不久,冤句(今山东曹县北)人黄巢起兵响应,应者云集,队伍很快发展到数万人。黄巢起义队伍出山东,转战淮南、荆襄间。不久,王仙之战死,黄巢成为两支起义军的领袖,展开了更大范围的游击战。农民起义军先南渡长江进入江西,抵浙东,开仙霞岭七百里山路,进入福建。接着攻占广州,稍事休息后挥师北上,直指唐朝三百年首都长安。广明元年,880年十二月五日,黄巢起义军攻陷长安城,僖宗在五百神策军保护下出逃。

16、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沉重打击了唐王朝的统治基础,使唐政权摇摇欲坠。不过,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唐王朝在风雨飘摇中又苟延残喘了二十多年。在此期间,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依然存在,两者交织在一起,而且愈演愈烈,最后,终结了唐王朝的历史。

17、在诸藩镇的博弈中,朱温强势胜出。天复三年(903),朱温引兵入长安,杀尽朝中宦官,天祐元年(904),朱温杀昭宗,次年杀宰相裴枢等大臣30余人,并投尸黄河。

18、唐朝,汉朝之后最伟大的朝代,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几个太平盛世,“贞观之治”“开天盛世”“元和中兴”都发生在这一朝代。曾几何时,四海升平,八方来朝,人民富足,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盛唐气象如旭日东升。然而,与其他所有朝代一样,唐朝也不可避免走向灭亡。无论多么辉煌,最终陷入困局,最后变成死局,这是所有专制王朝无法逃脱的宿命。

🌻儿子高考倒计时138天——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史无前例,儿子居然7点就起床出去跑步!8点回来也没有睡回笼觉,开始做作业!他昨晚临睡前让我早上7点叫他,我还将信将疑。这是开窍了?顿悟了?哎,希望可以坚持吧。上午做历史,中午休息了2个多小时,起来洗头洗澡,然后做了一套物理卷子;晚餐后又睡了1.5小时,20点多起来做数学寒假作业。

-英语成绩出来了,名次有些进步,化学还是跟其中差不多。我已经降低了预期,所以,似乎也没那么难过了。

☕️书上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但你别怕,书上还说了,人生何处不相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7,907评论 6 50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987评论 3 39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4,298评论 0 35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586评论 1 29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633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488评论 1 30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275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176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619评论 1 31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819评论 3 33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932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655评论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265评论 3 32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871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994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095评论 3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884评论 2 35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风流天子 中宗去世后(有说是被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毒死),少帝即位,太平公主与李隆基发生政变,睿宗即位,太平公主...
    怡宣的简书阅读 577评论 0 1
  • 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赶赴被贬谪的地方,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赦免...
    温润如玉KK阅读 833评论 0 1
  • 拓拔氏建立北魏,定都大同,为了抵抗北方游牧民族柔然(后被突厥吞并),长城沿线设置了北方六镇,最高长官由拓拔贵族或宗...
    耐水余阅读 438评论 0 0
  • 唐诗三百首详解(一 行宫 唐代:元稹(yuán zhěn)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译...
    汉唐雄风阅读 5,957评论 4 29
  • 上与宋申锡谋诛宦官,申锡引吏部侍郎王璠为京兆尹,以密旨谕之。璠泄其谋,郑注、王守澄知之,阴为之备。上弟漳王凑贤,有...
    一顾倾城阅读 29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