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第五十八回“二心搅乱大乾坤 一体难修真寂灭”里有一段特别精彩的“真假美猴王”。
美猴王,听说过真假。
中考题,你听说过“真假”吗?若没有,听我慢慢说。
2017年滨州中考阅读是这样一篇,网络搜图,不保证准确。我们权当就是吧——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丁立梅。之前,知道她的作品经常用作中考阅读文,也多多少少读过她的一些作品,挺适合做阅读题。
于是,来了兴致,到网上搜索这篇文章。
一搜,一读,一对照原文和试卷上的“原文”,总感觉不对劲。看看试卷上的“原文”的末尾,没见到“有删节”或“有调整”之类的字眼。但,两篇相同的文章,里面的表达却有些不同。
注意,这里是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假设前提,即认为是命题者做了一些修改。
如果是作者亲自做的修改,这些修改令我费解。当然水平有限,只能基于自己的经验,自话自说,略作一些不成熟的思考。此外,我希望提出这些不同,并且分析分析两者的优劣,看看背后隐藏了什么东西。
首先说明的是,原文选自《新民晚报》2013年1月30日,如图——
原文参见《新民网》:http://www.xinmin.cn/2013/01/30/18440718.html
原文截屏:
需要说明的是,这是《新民晚报》登载的《回家》,链接在上面。红色部分,”中考文“都多做了或多或少的修改。
同一篇文章,同一个作者,带来的感受却不大不相同。命题者定是做了自认为适当地删改,删改的怎样呢?两者究竟又有哪些有意思的差别呢?且看——
第一处不同:
原文:父亲生日,我记着,买了蛋糕和礼物,回家。
中考文:父亲生日的这一天,我买了蛋糕和礼物回家。
解析:读着“中考文”,语言使用更规范,看起来更得体,挺像学生范文的写法。而原文,初感觉挺费解。但细细琢磨,有意思。拿“我记着”这句话来说,命题者删掉了。但,我总感觉它特别重要。“我记着”至少有两层含义:第一,我记着父亲的生日,没有因工作而错过。第二,我还记着买了蛋糕和礼物回家给父亲过生日。
前者是一种情感,后者是一种行动。命题者去掉这三个字之后,只剩下了“我”的行为,而缺少了感情。结合全文看,“我记着”,短短三字,还流露着作者淡淡的忧愁。而“中考文”却没了这种意境,为了叙事而叙事。“无情无义”的文字怎能带来“有情有义”的感受?
还有意思的是,原作是四个小短句构成了整句话。中考文,则是由两个长句子构成。这里的短句,读起来舒服,情感上既有淡淡的忧伤也有莫名的兴奋,尤其是“回家”一词,单独成一小句,味道更浓。不同心境的读者,读到这里,自会读出各自的味道。可,中考文,失去了原有的神韵。
第二处不同:
原文:父亲很有些意外了。
中考文:父亲有些意外了。
解析:很,程度副词,表示程度相当高。命题者去掉了,没有了这里的“很”,怎能有后面父亲那些“不同寻常”的举动?
第三处不同:
原文:一会儿弯腰扶扶倚在墙边的扫帚,一会儿挥手去赶来凑热闹的鸡。
中考文:一会儿弯腰扶扶倚在墙边的扫帚,一会儿去赶来凑热闹的鸡。
解析:命题者去掉了”挥手“,既与前句”弯腰扶扶“意境不统一,也失去了最传神的细节。”挥手“所展现的父亲,是发自内心的高兴,是易于难表的兴奋,是意外之情的外显。这正是前文”他高兴地手足无措“的具体而生动的表现。去掉了他,也就去掉了”神“。文字没有了神,只剩下堆砌。
第四处不同:
原文:父亲都七十有一了,又有几个生日好过?
中考文:父亲都72岁了,又有几个生日好过?
解析:这里的改动,很奇怪。原文中”有“应该通假”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应该是71岁,但不知为何命题者改成了”72岁“,虚岁?周岁?背后有什么?自己学术浅薄,不得而知,不得其解。
第五处不同:
原文:我的举手之劳,一定在他心里掀起了万顷波澜。
中考文:我的举手之劳,一定在他心里掀起了波澜。
解析:“万顷波澜”一下子令我想到了范仲淹《岳阳楼记》“波澜不惊”和”一碧万顷“,多豪壮,多大气的欢乐之情。中考文里只剩下了”波澜“,也就仅仅留存了内心的变化,而没有了变化的程度和具体的状态,没有了”万顷“,如何塑造”他“的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不解!
第六处不同:
原文:不厌其烦地告诉邻居二爹,我家二丫头特地请假回来给我过生日。不就是个闲生日嘛,还给我又买衣裳又买蛋糕的,他补充道。
中考文:不厌其烦地告诉邻居二爹:”我家二丫头特地请假回来给我过生日。不就是个闲生日嘛,还给我又买衣裳又买蛋糕的。“
解析:这一处的差别在于表达形式的不同。原文将父亲说的话,用”他补充道“隔开。中考文则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反复读,反复构建这个画面,哪一种表达更好一些呢?
我认为,依然是原文好。原文给人产生的画面是,反复告诉邻居二爹,丫头给我过生日。当邻居有些厌烦招架不住的时候,父亲又开始补充了,邻居又重新开始认真听,这也达到父亲的目的,更是父亲”不知所措“的精彩表现。隔开父亲的话,会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而与之合并,怎么能把前面”不厌其烦“表现出来了呢?
表达形式一旦发生变化,效果也会随之改变,即使是同一句话,同一个内容。
第七处不同:
原文:母亲的脸上,却荡满笑意——母亲也是欢喜的。
中考文:母亲的脸上,却堆满笑意——母亲也是欢喜的。
解析:既凡是有些语感的读者,一定能分辨出两者的优劣。
”荡“字是真,是情,是发自内心不断延续的爱。”堆“字是假,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哪能体现作为母亲的欢喜。如果此处用”荡满笑意“,是活的语言;那用”堆满笑意“,则是死的语言。真不知这样修改的用意,也许自己难以领会吧!
第八处不同:
原文:出门去,阳光荻絮似的,淡淡轻拂。
中考文:出门去,微风轻拂。
解析:这部分环境描写的修改,让人大跌眼镜。原文说的是”阳光“,中考文则直接改成了”微风“。两者差的好远。
我们知道,轻拂多用来形容风。作者却创造性运用,拿它来形容”阳光“带给人的感受。
荻絮,应该是芦荻的种子,白色,条状,紧密,可四处飞扬。轻拂,轻轻地拂过,动作轻柔且舒缓。淡淡,隐隐约约,或明或暗,极有波动感。这些词语统统地放在阳光身上,让我感受到作者极强的观察力,丰富的感受力和独到的文笔。我完全可以想象——一出门,两旁全是高大的树,行走在树荫下,阳光像荻絮般四处飞扬。有的阳光,透过斑斑驳驳的树叶,轻柔而缓缓地抚摸着肌肤,光影之间,明暗交替,说不尽的安静,叹不尽的寂寞。
这一处环境描写带给读者的感受恰恰如后文”午后的村庄,安静得很像一捧流水,只剩下老人和孩子了——其实,孩子也没见着几个。只有几只狗,主人似的,满村庄溜达,不时吠上一两声。我以为,它们是寂寞了。“相吻合,相契合。
然而,一切,皆被阉割。
最起码,最起码,文后可以这样注明——
(有删改)
有吗?至少这张图上没有。
也许命题者有自己的想法,也许不会妨碍考生答题。其实,从后面五个题目来看,四个题目避开了“修改点”,只有一个略有涉及。
比较来,比较去,只想说——
用这样的文章,用这样的评价方式,我们能带着学生们找到语文教学的“家”吗?
莫尔说,
为了找寻想要的东西,我们走遍全世界,回到家,找到了。
语文教学的“家”在哪里?
我们回得去吗?
除了这八处,还有下面这几处,聪明的你,若有闲,不妨对照,鉴别——
第九处不同:
原文:我去田间转悠。这里,那里,都曾留有我少年光阴。
中考文:我去田间转悠。这里,那里,都曾留有我少年时的光阴。
第十处不同:
原文:我在地里挑过猪草羊草。我在地里掰过玉米,拾过棉花。
中考文:我在地里挑过猪草、羊草,掰过玉米,拾过棉花。
第十一处不同:
原文:一蓬一蓬的苇花,在风中起舞,它们让我的目光,在上面逗留了又逗留。
中考文:一蓬一蓬的苇花,在风中起舞,它们让我的目光在上面逗留了很久。
第十二处不同:
原文:只有几只狗,主人似的,满村庄溜达,不时吠上一两声。我以为,它们是寂寞了。
中考文:只有几只狗,像主人似的,满村庄溜达,不时吠上一两声。我以为,它们是寂寞了。
第十三处不同:
原文:一妇人趴在沟边锄草,身子都快躬到地上去了。
中考文:一个妇人在沟边锄草,身子都快弓到地上去了。
第十四处不同:
原文:记忆里,她编一根乌黑的长辫子,健壮结实,挑着担子也能健步如飞。
中考文:记忆中,她辫一根乌黑的长辫子,健壮结实,挑着担子也能健步如飞。
第十五处不同:
原文:麦苗儿却绿滴滴的,让人忍不住想揪一把吃。
中考文:麦苗儿却绿油油的,让人忍不住想揪一把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