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特点
1.巜边城》描写了一个桃花源般的世界,这里没有战火殃及,风景优美,生活宁静。茶峒的兵营只是个摆设,“水陆商务既不至于受战争停顿,也不至于为土匪影响,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业”,“一切总永远那么静寂,所有人民每个日皆在这种单纯寂寞里过去。一份安静增加人对于“人事”的思索力,增加了梦”,这是作者对当时苦难中国设计的一个理想家园。
2.作者笔下的茶峒,不仅是个现实家园,同时也是个充满人性美的精神家园。
湘西边境,相对封闭,与外界的接触主要是通过船运实现,没有受到外来社会的冲击和污染,仍然保留下人性中纯善美好的一面,笔下的人物都是非常的纯朴和善良,大家友好相处,没有勾心斗角,没有阴谋和仇恨,没有剥削和压迫。
翠翠和爷爷相互偎依,相互照顾,相互体贴,充满了一股浓浓的亲情;大老二老两兄弟争夺爱情用歌来决斗,败了大老离家远走为二老创造条件,大老死后二老心怀内疚也离家远走;顺顺怪爷爷作事,也只是不愿翠翠嫁进来,当爷爷死后,却主动帮助料理后事,并表态等二老回来后娶翠翠过门;杨马兵在爷爷去逝后,主动上门照顾翠翠,让翠翠又有了个疼他爱他的伯伯。
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都是些不起眼的小人物,但每个人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爷爷慈爱本份、顺顺公正义气、天保友爱谦让、傩送热情真诚、杨马兵古道热肠、死去的翠翠父母忠义坚贞,连为生活所迫的妓女“也永远那么浑厚"“也常常较之讲道德知羞耻的城市中人还更可信任”;主人公翠翠更是纯洁得如一张白纸,好似世间一切优点凝聚而成,是至性至美的化身。
3.作者讴歌的理想世界是以中国传统农耕文明作为精神基础,坚守着守礼自持、平等友善和知足常乐的核心价值观。在作者笔下的边城,人们生活过得简单朴实,充满了田园诗意,没有人富得流油,也没有人穷困潦倒;没有人为富不仁,也没有人饥饿起盗心,每个人都恬淡自在地生活,知足本份地过着日子。爷爷就是这种人文精神的体现,他从不收任何乘船人的钱,说自己有工作收入,够过日子了,而对实在推不脱的;也要准备点茶水请人喝,或买点烟请别人抽,有时还要硬给别人塞一些让人带回去抽。乘船的人也认为不能白座船,对爷爷的人品充满了敬佩,总要想方设法地给钱,有时直接把钱丢在船上就走了;街上去买东西,人们要么不收钱,要么想方设法多给点东西,或者请他喝酒吃饭、送点粽子等礼品。
4.巜边城》创造了一个唯美的的世界,把小说写出了诗的味道。
作者笔下的茶垌体现了自然之美,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世外桃源,那清溪、翠山、蓝天、白云、篁竹、白塔、鸣虫等无不让人心驰神醉。描绘的边城人生百态展示了人性之美,把难能可贵的人性光辉升华到了诗的境界,犹其翠翠本身就是一首清新纯洁的小诗,澄净如水,没有一丝一毫的世浴尘世污染。
巜边城》是作者的巅峰之作,语言文字简朴而不失柔美,流畅而不乏委婉,文章塑造了一种诗的意境,传递着一种诗的情绪,需要去细细品味,才能体会其妙。特别是描写翠翠和傩送的爱情时,两人从来没有说过爱这个字,但读来却让人心灵与二人共鸣,或萌动或羞涩或热烈或喜悦或悲伤,掩卷之后,一股淡淡的忧伤还挥之不去,为翠翠凄美的爱情伤心不已。这与当下文学作品里的爱死爱活相比,就是一个境界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