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84:君子自污,别把自己搞得太完美,反而会遭来别人本能级别的讨厌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孔子说,孟之反这个人不自夸,(齐国和鲁国打仗,鲁军大败撤退。)大家都狂奔逃跑,孟之反则组织人马断后,保护大家撤退。等大家都退回城里了,他才最后一个进城门。他说,哇塞!你们都跑我前面了!我可不敢殿后啊!但我这破马,怎么鞭它也跑不快呀。

什么意思呢?

打仗的时候大家都忌讳当逃兵,逃的越快越保命,但在大家眼里也越没面子,而保护大家垫后的则可以成为英雄,因为在那种情况下,他保护了大家。

孟之反在保护了大家以后,没夸耀自己保护了大家,却说是自己的马跑不快,虽然大家心里都清楚就是你垫的后。

这其实是一种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人际技巧,所谓“君子自污”,把自己搞得在外人眼里完美无缺,那么大家就会下意识地总想找点你的缺点,甚至不惜陷害,这在历史上不是没有,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就是遭人嫉恨。

我们为什么很多人喜欢之前的特朗普,就是在于他从来不把自己搞得很完美,他只是有自己的特色,但是他的缺陷也显而易见,反而会让我们去在意他的优点。

这在精神分析中叫做“融合焦虑”,就是当我们遇到一个完美无缺的人的时候,我们需要适当想象他的缺点来把他推的远一点,以免被融合。比如有人在处对象的时候,会不自觉地老说对象的坏话,说对方这个不好那个不好。

在生活中,有一些人际关系的高手,有一个高招,就是在和别人交谈之前,先说自己有一些不足、不好的地方,这就把别人本能级别要说你不好的欲望给灭了,对方会下意识地说“你也有很多长处”之类的话。人们说别人不好,其实就是害怕和别人融合。

所以,你把自己搞得太完美、太好、太厉害、太高尚,反而会遭到别人本能级别的讨厌,我们说别人圣母的时候就是类似这样的心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